近年来,思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设立了“农技锦囊”志愿服务项目,组建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活动,为农民群众产业发展献上“锦囊妙计”。 抓队伍,打造“农技锦囊”团队。思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断吸收具有种养殖农业技能的“土专家”,以村屯为单位吸纳科技惠农志愿者。结合“种养达人”的特长,为志愿者“建档立卡”,做到不同种养项目由不同的“种养达人”跟踪结对共建,并有针对性地邀请市、县专家开展培训,选派志愿者外出学习,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效率。 抓建设,成立专业合作社。为抓好阵地建设,更好地服务特色产业,该镇成立福农莲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秉承“坚持产业兴村,助农惠农福农”发展理念,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发展优质莲藕、红心柚等种植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抓试点,提升“以点概面”能力。“农技锦囊”志愿服务队以莲藕种植基地这一个“点”,整合“双高”示范基地、红心柚产业基地,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一个“面”。通过实地教学向农户传授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今年以来,思灵镇“农技锦囊”志愿服务队在各个农业试点基地先后开展培训10余场次,辐射群众3000余人次,让广大群众切实掌握农业技术,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抓实践,突出灵活传技。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农技锦囊”志愿服务队持续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特色产业现场答疑,群众遇到种植困难在田间提问,志愿者现场解答。志愿服务队还整合田间地头“课程内容”,利用村村响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惠农政策、技术知识,形成“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农技锦囊”志愿服务队多点发力下,思灵镇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培养了一批农技“土专家”、带动了一批新型农民,乡村产业的一池“春水”被激活,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