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一行沿着平坦的村道,走进兴宾区桥巩镇葵花村委大正村,老人和小孩正聚在村前休闲广场乘凉聊天。俯瞰大正村,村子被大片田野包围,池塘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俯瞰大正村。 近年来,大正村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开展高标准文明村创建活动,实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先后获评来宾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优秀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自治区文明村。 据介绍,该村加大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乡村微景观。村里党员、群众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该村还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共建,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村里道路硬化好了,四通八达,而且装上了路灯,环境也很干净,不比城里差。”村民谭志问说。 文明实践培育文明新风尚。为维护好村庄宜居环境,大正村除日常养护花草、清洁卫生外,还成立“金话筒”志愿宣讲小分队,积极参与“我积分助乡村振兴”、关爱之旅助残志愿以及关爱未成年人“护苗”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达250余人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与此同时,积极建设农家书屋,通过“党建+文明实践”模式,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带动群众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和陈规陋习。充分依托葵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乡风文明、普法宣传教育、惠民政策等宣讲,惠及本村及周边群众1400余人次。 为鼓足群众的“钱袋子”,该村不断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子,引进种植火龙果、葡萄、黄皮果,升级打造沃柑种植示范基地,稳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扶持村里的困难户、提升村容村貌等。”村民谭必区说。同时,该村依托引水入城渠道,组织村民发展农家乐,销售农产品;发挥乡贤作用,带动群众就业30余人次,扩大村民就业渠道,增加收入。 “我们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努力实现产业丰美、生态和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生活甜美的治理目标。”葵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谭必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