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宾区巧借多方优势,将清廉乡村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共建,崇廉尚廉之风深入乡村,一幅“干部清廉、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聚焦基层治理,厚植清廉政治土壤。建立健全村干部监督考核长效机制,以督促管营造乡村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清单式”强化预警提醒,制定村干部“微权力”清单管理办法、问责办法等文件,让村干部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发放“党员干部履职提醒单”的形式,“咬耳扯袖”提醒村干部履职,今年共发放清单72份。多渠道强化过程监督,推动组织监督与纪律、巡察、审计等监督贯通融合,每年定期对行政村开展政治巡察和“一肩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及时掌握干部负面情形,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严问责强化结果运用,结合基层党建“两随机”调研指导,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去年对发现突出问题进行书面问题反馈或黑榜通报13人次,对核查判定为不称职的村干部,及时给予组织处理和调整,去年来已查处违法违纪村干部17人,调整6人。 聚焦民风清朗,为乡村治理聚能量。以规范提升“一组三会”村民自治机制为契机,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化运转,鼓励群众主动参与村级治理,不断筑牢清廉乡村群众根基。其中,小平阳镇青岭村创新成立“廉情驿站”,将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关心村建设的村民充实到队伍中,以“廉情接待日”“廉情意见开箱”“廉情面对面”等形式,收集并解决百姓痛点堵点问题,邀请村民参与监督,采取“一问一策”的诊疗方式,保证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桥巩镇毛塘村建立“五清单六步骤”议事制度,即建立《议题目录清单》《议题交办清单》《议题办理情况清单》《议题办理结果公示清单》《议题办理结果评议清单》等议事协商“五个清单”,严格按照收集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多方商议、公开结果、监督执行“六个步骤”,推进民主议事全面落实。“五清单六步骤”工作法让毛塘村议事协商工作操作起来更规范、有效,把村里大小事摆到台面上讲,放在阳光下运行,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民主不集中、监督欠缺、过程不规范等问题。自2022年以来,共办结民生议题和纠纷等56件。毛塘村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践试点单位。 聚焦文化润廉,涵养崇廉尚洁新风气。积极探寻“清廉乡村+乡村文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深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既让文化“活”起来,又让廉洁“传”出去。据统计,兴宾区累计投入约110万元用于乡村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小平阳镇青岭村通过建立村史馆,讲述村史文化的发展历程,结合主题宣讲、政策宣讲等活动,将廉洁理念带到村民和游客的心里;蒙村镇歌朗村依托铁象村红色基地“知青小院”、宗族建筑“方家祠堂”、革命旧址“韦肇隆司令墙”等特色历史文化遗迹,将清廉漫画墙、廉洁故事牌、廉政广角等“廉文化”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巧妙融合,让清廉文化进村入景、清风清韵廉润人心,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湾镇东番村结合红色教育基地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交通总站(天马运输行)旧址,打造东番村“廉心广场”,通过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政元素、清廉事迹、红色家风等要素,向村民讲述勤廉故事,弘扬清廉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