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宣县以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作为重要抓手,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问题躬身一线,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理论政策进“心坎” 凝心铸魂聚合力 聚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武宣县四家班子认真办好读书班,扎实抓好专题研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打牢下基层宣讲的理论基础,通过研学、促学、送学等方式,实现全县基层党组织、党员理论学习全覆盖。 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讲专题党课。组建理论专家、先进典型、第一书记。等10个宣讲团,深入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活动458场次,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群众“心坎”。 一时间,全县党员领导干部迅速行动,持续掀起学思想、见行动、下基层的热潮。2023年9月以来,武宣县各基层党组织共开展宣讲团进企事业单位、进校园、进基层宣讲56场次。 同年10月以来,武宣县10个乡镇上下联动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暨《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宣传活动。在武仙古城阳明公园,该县人社局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讲社保缴费、转移接续相关政策和资格认证等知识;社保经办工作人员用客家话、壮话进行讲解,让大家听得懂、善接受,推动社保政策掷地有声,获得广大群众“点赞”。 调查研究下基层 上下联动问民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武宣县四家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到一线摸清社情民意,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通过座谈访谈、随机走访、召开“民营企业家月茶话会”等方式,及时听民意、察民情,共收集群众、企业意见建议166条。 开展社区“联合大党委”和党支部结对共建、“亮身份树形象”“一线争先锋”等系列活动。在职党员围绕高质量做好学青会有关赛事筹办工作,就环境整治、应急演练、志愿服务等内容开展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好学青会赛事项目、火炬传递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学青会武宣赛区,520多名志愿者奔走在赛场内外,紧张有序地开展通行引导、秩序维持、发放比赛物资等工作。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在各自岗位上默默付出,用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和参赛观众的高度肯定。 “这里的场地专业,环境也很美,超乎我们的预料。”带队参加学青会皮划艇比赛的青岛队教练嵇克军说,武宣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都是一流的,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更好地发挥。 信访接待听民意 化解矛盾解民忧 “感谢你们,让我顺利拿到工钱。”近日,武宣县信访人谭某某向该县信访部门工作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前不久,武宣县开展巡回大接访时,谭某某向接访组反映称,他与包工头签订协议为某特困户建厨房,仍有7200元工钱未能拿到,请求协调解决。接访组当即向所在镇政府反馈,经过多方协调处理,帮助谭某某拿回了工钱。 去年以来,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武宣县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下访接访,包抓化解重大疑难信访件,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截至目前,该县四家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下沉10个乡镇、152个村(社区),累计接访群众82批186人次,化解信访事项225件,调处纠纷135起,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领导干部接访已成为武宣县常态化工作安排。 此外,针对征山征地、山林纠纷等群体性信访积案,该县组织公安、信访、自然资源等部门带着案件实地约访,走访群众8000多人次,化解积案25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创新接访形式。深化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的“五事共治”机制,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用好“有呼必应”24小时热线,结合“人大代表接访日”活动等渠道收集民情民意,开展信访接待1124件,办结1065件,办结率为94.75%。 现场办公聚难点 精准服务促发展 冬季的来宾港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数台起重机整齐列队江边给货轮装载货物。借助大藤峡建设带来的水运优势,龙从作业区6个3000吨级泊位,单个泊位的散货装船效率可达2000吨/小时,年货物吞吐量超1000万吨。 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大幅提升了黔江的通航条件和运输能力。然而,由于运输需求增加和运价上涨刺激,吸引大量船只到大藤峡上游码头装货,加重了大藤峡船闸通航压力,再加上下游待闸锚地未及时建设,滞航情况更显突出。为此,武宣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推动实现2023年前三季度货物通过量增长54.95%。同时,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建立“领导带头、专班推进、一抓到底”工作机制,由该县四家班子带队深入项目一线、生产车间,收集企业存在困难和问题187个,并全部解决,办结率为100%。 结合推进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该县持续抓好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推行企业、项目、重大事项、要素、政策“五张清单”服务机制,明确政策落实“零时差”、项目落地“零障碍”、服务企业“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生产经营“零干扰”的“五零”服务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跟踪解决柳钢涉林、永典木业办证等难题100多个。 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投资兴业的信心。如今,武宣县成功打造来宾市首个县域“双百”园区,即入驻企业突破100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县域产业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