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各类拔尖人才的吸引、延揽和争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是稀缺资源,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同等重要,要在招引人才方面持续发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要以不拘一格的气魄抓引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国籍、户籍、身份、学历、年龄等限制,广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对特殊人才、高层次人才要大胆冠以“首席”“特聘”等称谓,采取“绿色通道”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加以引进。“政产学研”各方要加强协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加强对人才信息的收集、掌握,特别要发挥好驻外招商机构和企业在外子公司的作用,把招才引智摆上开放合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力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要以求贤若渴的精神抓引进。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要认真研究人才引进的激励措施,广泛宣传本地创新创业的综合优势,敢于走出去,走到先进地区延揽人才;善于请进来,多请高端人才来本地考察。要统筹用好各类政策资金,严格兑现落实,放大使用效益,不断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要以量体裁衣的态度抓引进。人才工作要以用为本,引进人才要为我所用。要从人岗相适、量才适用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既要广泛引进高技术人才,也要大力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还要特别重视引进实用型紧缺型人才。要以产业为支撑,把引进人才和引进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引来一个团队,带来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对优秀人才要充分信赖、大胆任用,给予更多机会和平台,让其挑大梁、担重任、做主角,充分施展自身才华,实现自身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