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栗子香,金秋时节板栗黄,又到了新鲜栗子上市的季节。眼下,通挽镇大团村的百亩板栗喜获丰收,小小板栗树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鼓起了果农的“钱袋子”。 走进大团村的板栗林中,高低起伏的山坡上,翠绿的栗树迎风摇曳,一个个“小刺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一串串栗蓬在秋风中“开口笑”,一颗颗毛茸茸绽开的栗子呼之欲出,色泽圆润,品相美观,甚是惹人喜爱。 眼下板栗丰收在即,栗农们正戴着宽边帽和防护手套忙着采收,手法娴熟地用大钳子将“刺球”夹进口袋里。不一会儿,沉甸甸、满当当的板栗便装袋完毕。在板栗加工点,还未处理的“刺球”堆成了小山。果农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将运回来的“刺球”放入机器进行去壳,随着隆隆的马达轰鸣声,一颗颗油亮饱满、玉润珠圆的板栗便完成了最后的“洗礼”。 “今年雨水丰沛,板栗的收成不错,而且我们的板栗香甜软糯,附近的村民都喜欢来找我买。这片板栗林今年大概能产1万多斤,收入有七八万元。”板栗林负责人甘敏初说。 据悉,大团村山岭多、平地少,土地环境适合种植板栗。产出的板栗又大又饱满,且口感香甜软糯,很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通挽镇坚持以‘发展致富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走好致富路子’为产业振兴重点工作,积极引导和扶持村民发展板栗产业,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立足村情实际,充分利用自然禀赋,让小小板栗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通挽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善克介绍。 下一步,通挽镇将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持续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