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田野,和风送暖,绿意盎然。走进兴宾区各乡镇蔬菜种植基地,辣椒、西红柿、油麦菜、青瓜等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菜农们在基地里忙碌着,挑菜、捆扎、装筐、培土、栽种……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兴宾区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短、平、快”产业为抓手,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全力以赴做大特色蔬菜产业文章,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充实了群众的“钱袋子”。 5月5日,笔者在位于良江镇白面村的兴宾区情源蔬菜种植基地看到,绿油油的油麦菜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摘收。 “今年,基地蔬菜总产量约200吨,总产值300万元左右,蔬菜主要供应城区各大市场。”情源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韦帮情说。基地以“绿色安全、生态环保”为生产经营理念,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把质量关,为市民提供优质、健康的蔬菜。去年8月,该基地蔬菜产品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认定。 良江镇距市区仅10公里。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党建引领+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搭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目前已建成万亩常年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该基地是城区蔬菜重要供应基地之一。蔬菜,已成为良江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市民餐桌上的“抢手货”。 该镇还将结合万亩辣椒种植基地,以良江食品加工产业园为依托,主动对接柳州特色螺蛳粉产业园,引进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辣椒烘干、辣椒腌制等初加工,发展订单模式进行辣椒收购,延长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摘菜、搬运、装车……5月6日,在位于桥巩镇的广西桂泰农业有限公司北之江蔬菜种植基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蔬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该基地于2020年正式投入生产,建设有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系统、温室大棚、蔬菜分拣中心、农资仓储、农业机械等配套设施。目前,种植有蔬菜63.5亩,主要以种植无公害时令蔬菜为主、反季蔬菜为辅,年产量约25万公斤。 蔬菜种植是城郊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桥巩镇充分利用靠近城区的优势,以广西桂泰农业有限公司北之江蔬菜种植基地等已成规模的种植基地为示范,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城郊型经济,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目前,该镇蔬菜种植面积5680余亩,年产值约2200万元。 “我们主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打造‘菜篮子’优质农产品品牌。”桥巩镇人大主席韦彦亦说。 近年来,兴宾区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兴菜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培训,认真抓好优势产品的开发,加强“菜篮子”工程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化和区域规模化生产,蔬菜产业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富民产业。 兴宾区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城郊蔬菜产业发展指导办法,对种植基地、新建设施、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进行指导。开展技术指导,组织蔬菜产业发展技术人员,蹲点一线指导基地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完善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蔬菜种植。 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扶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示范性强的蔬菜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基地。在政府的引导和良好政策的支持下,大大小小的蔬菜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兴宾区有规模以上的长年保供蔬菜基地3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预计全年蔬菜总产量达70多万吨。 产是前提,销是关键。兴宾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强产销对接和利益联接,大力开展线上销售,充分发挥网络营销平台,开拓销售市场。同时,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市场销售,确保蔬菜产得出、销得去,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