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7日,贵港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贵港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采风活动,邀请来宾市融媒体中心与中央驻桂新闻媒体、自治区级媒体、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成员媒体等20余家主流媒体齐聚贵港,实地探访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发展情况。
1、科技赋能激活农业发展新空间 鸡舍内灯光明亮、干净整洁,按下按钮,智能给料系统迅速填满料槽,打开开关,自动传送带缓缓地将鸡蛋传送出来……12月5日上午,采访团走进贵港市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蛋鸡养殖企业——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养鸡模式让大家眼前一亮。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喂料、送水、清粪、控温、通风,管理起来很轻松,人均饲养量可以达到8-10万只,产蛋率超98%。”该公司董事长张文秋说,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强原材料检验,做到精准营养控制,大大提高了鸡蛋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全面性。 “在这里,鸡吃的是营养餐、睡的是空调房,连排出的粪便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张文秋介绍,蛋鸡场把统一回收的鸡粪生产成有机肥,采用国内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和“高温好氧发酵”技术,把固态物经无害化发酵制成有机肥处理粪污,做到零污染排放。“这样既不会污染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还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探访结束后,大家都颇有感触。 随后,采访团来到覃塘区农村产业融合富硒食品示范园,该园系目前广西规划投产面积最大的设施农业项目,一期占地面积400余亩。目前,示范基地项目已建成6栋连栋温室大棚、4栋阳光棚,并投入使用,预计在明年6月底全面竣工。 “我们全部采用智慧农业技术,智能化玻璃温室种植的番茄、黄瓜等蔬菜产量每平方米约50公斤,是普通蔬菜大棚的两至三倍。”该园区负责人孟岩表示,通过引用全新设施农业技术,有效提高了蔬菜产量和质量,预计年产蔬菜达到200万公斤,种苗最高可产出5000万株,产值超3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600余人,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 走进港北区一亩田辣椒数字化示范基地,精心培育的反季节辣椒苗长势喜人。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该基地通过科技赋能,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充分利用了大数据指导。该基地负责人魏强介绍,大数据指导避免了传统种植中存在的同质化、盲目性,也为后期优质优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农资投入方面,选用了高品质微生物菌剂,解决土传疾病,提升生长能力,根据土壤检测和气象监测,随时调整管理方案,做到全流程的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 2、联农带农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在港南区富硒鸽产业示范区的现代化饲养鸽舍内,高端自动化、智能化养殖设备、孵化室及孵化设备一应俱全,鸽笼整齐地排列着,鸽子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向其他合作社及农户提供种鸽、种苗、饲料及技术支持,并协议回收乳鸽、鸽蛋,可带动村集体和周边农户收益1500多万元,受益农户1000多户,实现村民就业增收。”该基地负责人杨育权说。 利用甘蔗渣、木屑等农作物“下脚料”,经过配料、搅拌、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工序,一包包品相一致、鲜甜可口的食用菌就可以正式采收了。在广西汇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记者见识了先进的液体菌种自动化接种技术和绿色高效的食用菌瓶栽模式,了解到如何通过“三个带动”实现联农带农,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该公司负责人叶滔介绍,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就业增收,以出租厂房、小额信贷入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1.28万元,带动600多名脱贫群众就近就业,收益超238万元。“目前,基地每月需收购木屑3000吨、玉米芯1000吨、米糖1000吨,预计每年带动周边涉农企业和群众创收2190万元。”叶滔说,充分利用农户、村集体闲置土地与“品品鲜”合作发展庭院设施农业,拓展庭院经济增质增效空间,让“方寸地”变“致富园”。同时,在根竹镇老乡家园小区投资1350万元设立子项目,实现食用菌年产量约3000吨,季节性用工量40人以上,每年给安置点群众分红81万元,人均年增收650元。 活动期间,采访团还来到平南县大洲镇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岑理介绍,通过搭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模式,号召农户加入肉牛养殖业,由企业为养殖户提供饲料、技术、销路等系列服务,解决有发展养殖意愿农户缺资金、缺技术、肉牛市场价格有风险等问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3、项目引领发挥龙头示范带动效应 位于港南区新塘镇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连片的稻虾田一眼望不到边。据了解,该示范区总占地面积3122亩,培育引进了稻虾综合种养经营主体6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受益群众2600多户。稻虾综合种养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还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已逐步成为带动新塘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采访团走进桂平市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广西桂平维军生态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员动作娴熟地将水中的地笼拖出,小龙虾在里面簇拥成一团,随着地笼一立一放,一只只色泽鲜亮、活力十足的小龙虾落入盆中。该基地以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为主,结合观光旅游项目,致力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采取“稻—虾—稻—虾”共作,实现“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目前,稻虾种养面积达1万多亩,辐射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发展养殖,辐射带动养殖面积3000多亩。 在桂平市金田镇骏盈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现场,一排排整齐的圈舍映入眼帘,“哞哞”声此起彼伏。该项目负责人李锐介绍,牛场二期项目总投资1亿元,目前存栏910多头,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通过聘请脱贫户务工,向脱贫户收购玉米、玉米秆、牧草等草料,以及帮助脱贫户申请小额信贷向牛场购买牛犊,养大后牛场保价回收等方式,带动群众致富。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带动大贤村、安众村、吉岭村、茶林村等地200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近万元。 2021年5月,桂平市成立了广西首个县级养牛产业协会,致力于推动当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稳定的肉牛养殖产业管理及养殖技术交流、产销对接信息平台,也成为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目前,桂平市已发展存栏牛100头以上规模牛场46家,成功培育市级养殖龙头企业1家,肉牛产业正在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加速发展,预计今年肉牛出栏10万头、产值40亿元以上。 近年来,贵港市积极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推动传统种养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已成为贵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