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夏至又至,日子在声声蝉鸣和蛙声中被拉长。大地内部蓄积了满满的能量,夏之热力不断向外辐射着、散发着——水草丰茂,鱼戏新荷,夏木繁盛,夏实新尝,万物葳蕤,山光锦绣,一切都充满了张力,孕育着美好。 在盛夏的共性美好中,金秀大瑶山的山水瑶城景区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来,这在于她的温润如玉,在于她的内敛沉稳,更在于她作为避暑胜地呈现出来的魅力。 在山水瑶城,山光与水色是不能不说的。抬眼四望,周围是连绵不绝的山峦,在厚厚的植被覆盖下,山显得更加丰满,韵味十足。走进盛夏的密林,耀眼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将夏之绿映得深浅不一,斑斓无比。这层层叠叠看不尽看不透的绿色里,飞鸟叽叽啾啾,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即便是正午时分,走在山水瑶城的街道上,依然感觉不到一丝热浪。这得益于金秀拥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6.48%。这得天独厚的地方,即便是盛夏时节,最高气温也只有30℃。穿城而过的金秀河水流潺潺,河边垂柳如丝如瀑,树上知了鼓翼而鸣。人工河上曲桥通幽,碧水在阳光的折射下映照出一片湛蓝明净的天空来,天空里,是树影、山影、房屋倒影,一阵风吹来,原本静默的柳枝便在水中生动起来,影影绰绰。 在山水瑶城,织绣与山歌是不能不说的。金秀的街道上,几百家商铺分立河两岸,一字排开,而这些商铺又以卖织绣产品和瑶族服饰的最为惹眼。几百年前,瑶族中的茶山瑶、花蓝瑶、坳瑶、盘瑶、山子瑶五大支系迁徙到金秀境内的大山后,为牢记历史及生存的需要,他们在民族服装、挂件、饰品上绣有代表本族群特征的花纹、图案,作为区别支系或外族的标志及民族自我认同的旗帜。而织绣这些花纹、图案,往往是通过母传女、婆传媳的传承方式,循环不息,世代相传至今。如今,夏日里,在商铺里,在河边亭子里、柳树下,常常有三五成群身着盛装的瑶族人在一边乘凉一边绣花。她们用黑、蓝或白色的单色土棉布料为底,再以红、黄、蓝、白、绿、黑、紫等彩色丝线进行编织、刺绣。一枚小针遇见一团丝线,被一双双巧手演绎成了绕指温柔,在方寸之间,用丝线慢慢编织起一生的幸福。月亮、太阳、花草、飞鸟、彩蝶、游鱼栩栩如生,惊艳了时光,正如她们口中所唱的山歌:“我家有女珍珠般,十年来绣嫁衣裳。月亮太阳花草香,幸福家园万年长……” 在山水瑶城,民俗表演也是不能不说的。当夏夜里暮色四合,月光均匀地铺满地面之后,在微凉的夜风中,于一声声深情的香哩歌声里,踩着黄泥鼓厚重的鼓点,来到田村民俗表演场或瑶寨民俗表演场,欣赏一场独具浓郁瑶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等瑶族绝技深深攫住紧张的心情,当师傅们每一脚踩在锋利的白刃上,每一脚蹚过火花四溅的火海,每一脚踏过通红的犁头,都引来一阵阵惊呼!当师傅们向观众展示他们完好无损的脚掌时,又引来一阵阵喝彩。这犹如夏日的一阵疾风骤雨后,蓝天和白云归于平静,也把一个极其奇妙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嫁郎”的表演,也会让一颗平素沉稳的心激动起来,憧憬幸福与美好。当身着盛装、头盖绣花盖头的新郎被簇拥着与新娘“拜堂”的时候,鞭炮、鼓乐齐发,更是喜气洋洋。如果是真在瑶寨中举办“嫁郎”婚礼,则会有参加婚礼的男男女女对唱山歌,通宵达旦,让整个瑶寨都沸腾起来。 在盛夏的山水瑶城,万物可爱,时光有痕。在这里,看山,看水,看见你:“薄纱橱,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古占民族表演场。(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