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为患者进行拔罐诊疗。 来宾网-来宾日报讯 (记者 陈秋成 实习生 谢俊宁 文/图)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5日起正式拉开序幕,将持续至8月23日,为期40天。在这个气温高、湿度大、易疲惫的特殊时期,应该如何科学养生、度过酷暑难关呢? 7月18日,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部,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接受针灸、面刮、点艾等诊疗服务。中医认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黄金时机,此时人体阳气最盛,毛孔张开,易于祛湿排毒,故而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接受诊疗。据介绍,该院中医科入伏期间每天有100余人前来贴“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一种传统的外治方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可治疗阳气亏虚的疾病,如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张财介绍,针灸、扶阳罐、火龙罐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治疗可将凝积在体内的寒气排出。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吹空调,对此,医生也给出了相应建议。“饮水切忌‘牛饮’,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每次在150~200毫升为宜。此外,不要空调直吹,这样容易导致面瘫、颈背部肌肉痉挛、酸痛等,建议空调温度不低于26℃。”张财提醒,如果大量食用生冷瓜果等寒性食物,会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无力、寒湿内滞,所以吃瓜果、喝冷饮也应适度。 中医认为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及调理,可以在“三伏天”达到调养身体的效果。“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白天也不要过多饮茶,以免消耗人体阳气。”张财建议,“三伏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用芡实、赤小豆、薏仁、茯苓等中药材煮茶服用,以健脾祛湿,缓解体内湿气过重带来的不适。 随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民间各类“三伏天”养生妙招火爆“出圈”,部分市民认为很有效果,也有一些人表示效果甚微。对此,专家提醒,“三伏天”养生切勿盲目跟风走极端,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