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主席台。(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黄光荧 摄) 
农生文主持大会。 
雷应敏作政府工作报告。 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再谱来宾发展新篇章。1月10日上午,来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行政中心礼堂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地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260万各族人民的重托,满怀豪情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农生文主持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韦善国、庞标益、张亚楠、韦文智、王松胜、卢忠、吴立、谢大研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市四家班子其他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自治区党委派出以自治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原组长施立荣为组长的换届风气现场督导组一行8人到会指导。 大会应到代表332名,实到301名,符合法定人数。 会场气氛庄严热烈。上午9时,农生文宣布来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根据会议议程,市长雷应敏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2017年工作回顾;二是2018年目标任务。 雷应敏说,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我市扭转了经济连续多年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呈现止跌回稳、触底回升的良好势头,突破了多年来产业发展一直想解决的瓶颈制约,实现大工业区域电网、东线管道集中供热建成运行和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突破。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获国家、自治区多项表彰肯定,再获全国文明城市参评资格,成为广西首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市通过国家认定的设区市。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功能更趋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市民幸福感稳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确定的“明大势、抓重点、守底线、用干部、善作为”的战略部署,按照“做大产业、做强工业、做精招商、做实项目”的工作重点,经过全市上下的奋力拼搏、克难攻坚,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月企稳向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同比、环比25次进入自治区“红榜”,较好地完成或接近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初步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创近5年来最高增速,排全区第10位;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增长17%,在全区进步最快,排全区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排全区第11位;财政收入48.25亿元,下降3.3%,排全区第1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亿元,增长12.5%,排全区第1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70元,增长7.6%,排全区第8位;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2%、16.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5%以内。此外,一批国家级创建试点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成功举办和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决策举措启动实施。 雷应敏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一是持续加力稳增长,产业实力在突破短板中稳步提升;二是凝神聚力强后劲,项目建设在破解瓶颈中实干奋进;三是齐心协力增动能,招商引资在精准发力中风生水起;四是汇聚合力夯基础,城乡发展在区域协调中绽放活力;五是群策群力齐帮扶,脱贫攻坚在披荆斩棘中扎实推进;六是竭尽全力保民生,和谐社会在固本强基中普惠共享;七是不遗余力优环境,行政服务在创新机制中提速增效。 雷应敏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继续奋进,推动来宾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和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雷应敏在报告中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来宾实际,按照市委“明大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守底线、用干部、善作为”工作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集中力量做强现代特色农业、资源深度开发、生态旅游发展“三块长板”,下大力气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块短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推动来宾经济扎实走出困境、社会更加和谐发展、人民群众逐步过上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围绕我市“十三五”规划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主题不变、镜头不换、保持定力,持续推进“做大产业、做强工业、做精招商、做实项目”,着力打造“四做”升级版。做大产业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质量引领、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今后3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做强工业就是要着力构建以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引擎的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一网两管”优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经济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今后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处于广西中上水平。做精招商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产业优势,招大商、引强商,精准跟踪服务,确保引得进、落地快、发展好,不断扩大经济规模,今后3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做实项目就是要紧盯项目谋划、前期、开工、建设、竣工等环节,实施产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三个100”工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今后3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处于广西上游水平。 雷应敏在报告中提出,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创新升级,挺起工业经济的坚强脊梁。实施主攻工业三年行动计划。把工业发展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做大工业经济。到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增长13.3%;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增长21.4%;2020年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7.6%以上。壮大产业发展实力,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以上。完善提升工业园区,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1%。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新引擎。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健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着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推进“美丽来宾”乡村建设。 三是围绕特色优势,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推动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其他服务业发展。 四是围绕挖掘潜力,推动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强化项目支撑。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三个100”工程。全年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43亿元以上。全年实现120个项目开工。强化改革带动。以改革增动力、提效率。强化开放引领。坚持精准招商,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亿元,增长15%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市属平台公司建设,加强税源培植。 五是围绕共建共享,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升级,推动城市集约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升级,促进城乡环境宜居升级,促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六是围绕脱贫摘帽,推动脱贫攻坚加速发力。突出产业扶贫主力军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年内完成55个贫困村摘帽、6万贫困人口脱贫,武宣县实现脱贫摘帽。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作用,尽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抓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突出社会扶贫助推作用。 七是围绕扩量提质,推动县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要全力做大产业。实施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做大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更平衡、更充分发展。全力做强工业,全力做精招商,全力做实项目,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规模。 八是围绕安康和谐,推动社会民生稳步改善。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九是围绕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效能优化提升。着力增强法治意识,着力增强服务意识,着力增强清廉意识,着力增强担当意识。 大会以书面形式提请审议了关于来宾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来宾市全市与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在我市工作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我市工作的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各工作机构副主任,来华管理区(来宾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河南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市委部、委、办、局,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驻外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各人民团体,驻市部队、各大专院校、市直有关企业、驻市中直、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正厅级在职干部和在来宾生活的正厅级离退休领导干部列席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