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百企助百村”活动火热进行;当日,来宾市绿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丕超走访对应帮扶贫困村兴宾区蒙村镇洪江村时,了解到该村有一贫困户三姐弟是孤儿,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赵丕超当即决定,每月为这三姐弟资助生活费、上学费用2000元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这是我市统一战线成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统一战线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百企助百村”活动,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助村工作 早在2016年,市委就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百企助百村”活动纳入来宾市“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中的“深入实施社会扶贫到村到户工程”。 市委统战部制定了《来宾市百家民营企业扶助百个贫困村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每年都把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并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统筹作用,抓好动员部署、调查研究、推动开展等工作,全面把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判工作形势并提出指导意见。 市非公党工委积极向企业党组织宣传,指导民营企业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开展党建互动,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市工商联动员、组织执委以上会员积极参与活动、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各民主党派也都能积极动员、组织党派成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如农工党来宾市总支结合党派优势,动员和带领全市党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工作,为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我市建立了市委统战部、市扶贫办、市非公党工委和市工商联联席工作机制,每年均召开2次以上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百企助百村”实施方案、共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企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百企助百村”活动启动以来,我市各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纷纷以资金扶村、产业带村、项目兴村、村企共建等形式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农工党来宾市总支引导兴宾区寺山、五山、南泗等乡镇贫困村开展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组织从事畜牧的专家党员深入贫困村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举办生态养殖和畜禽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贫困村养殖户500多人次;开展现场咨询和指导服务72次,服务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多个,受益群众3000多人次。 忻城县润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平台+贫困户”合作模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面向贫困村开展全方位合作,贫困户仅需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即可享受由企业提供种苗、饲料、兽药、疫苗、技术、销售等“一条龙、全方位”服务,贫困户养殖出栏的土鸡和鸡蛋,可保底回收,该公司已与红渡镇、古蓬镇等地1500户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 合山市六畜兴牧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596户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为部分贫困户免费提供牛崽,并签订合同保价回收肉牛,该公司还让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以8000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每年按10%的标准进行分红,四年后每户贫困户还将免费获得价值8000元的牛崽等物资。 “百企助百村”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有331个民营企业、30个商会组织共计帮扶223个贫困村(脱贫村),投入资金累计超过1.5亿,帮扶项目483个,举办各类培训班330期,共计培训贫困群众2.7万人次,受益贫困人口7.7万。 我市立足统一战线人才智力优势,组织统战成员深入调研,帮助贫困地区选准产业、摸出路子。市委统战部机关定点帮扶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后,制定了种植葡萄、大果枇杷的产业计划,组织统一战线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群众种植,种植面积达3000亩,人均增收4000元,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我市充分利用民主党派、民营企业自身优势,对贫困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并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全市共有就业帮扶项目72个,解决贫困村劳动力就业1.2万人。民建会员企业、广西宏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家政培训班50期,培训贫困村劳动力2887人,并全部推荐就业。 同时,我市鼓励民主党派、民营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参与赈灾、扶贫、敬老、助学等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参与公益事业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广西裕达控股集团董事长邓亚保出资360万开办1期“扬帆班”和1期“远航班”,资助300名贫困学生完成3年学业。市民建会员企业、广西谛恒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出资30万在金秀开办思源关爱教育移民班,为100名贫困学生提供初中阶段的生活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