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国际(受访者供图)
他,无偿献血15年,捐献全血、成分血共211次,献血总量达84200毫升,志愿服务近6000小时。他叫覃国际,市中心血站的一名职工,今年被评为来宾市首届“无偿献血爱心大使”。 “以前在外游玩时看见一辆献血车,于是第一次尝试献血。”谈起首次献血经历,覃国际坦言,当时不明白为何献血无偿,用血却收费,经此一番,他才明白献血需经过化验、检测、分离、采血等步骤。“而且,献血不仅可以检查自身血液是否健康,还能帮助他人,何乐不为?” 有了这次初体验,覃国际于2006年12月28日起开始持续参加无偿献血。根据规定,每隔6个月可献一次全血,他每次都掐准时间去献血。当了解到献成分血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更多人,他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 此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各类重大灾害事故面前,总能看见覃国际奔波的身影。“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只有组团献血,才能汇聚更大的力量。”覃国际说。为让无偿献血深入人心,当时在柳州工作的他多次走进校园和社区,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号召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同时,在学校、社区成立献血志愿者分队,壮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力量。 献血路上,永不停歇。2012年,覃国际开始全国献血打卡记录,自费前往全国各地献血“取经”,共在48个地级市参加无偿献血,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一串公益足迹。“去年因为疫情,港澳台的献血打卡计划暂缓。”他告诉记者,走过那么多城市,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山西太原61岁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沈女士。沈女士虽年过半百,但一年365天有300天在当地血液中心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她告诉我,人活一生,要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覃国际感慨道。 翻开覃国际的无偿献血证,那厚厚一沓红色小本子,是他涓涓爱心的印证。2014年,来宾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覃国际担任队长,多年来,他带领志愿队伍在柳州、来宾两地跑,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久而久之,他成了联合柳州、来宾无偿献血志愿组织的纽带。2018年,覃国际回到来宾,担任市中心血站宣传科科员,继续为无偿献血事业贡献力量。如今,多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奖及其他荣誉奖项的覃国际成了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 今年获得“来宾市无偿献血爱心大使”荣誉称号,对覃国际而言,既是肯定也是鼓励。他表示,要继续担起责任,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把爱心传递下去。“10余年献血8万多毫升,现在身体很健壮,我要把献血进行到底。”他打趣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