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名法官,他精通壮语和汉语,能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巧用民间俗语,与当事人拉近距离,于无形中释法析理,巧化纠纷,成为群众心中的好法官。他就是忻城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韦永辉。 根据多年办案经验,韦永辉总结出一套“五心八法”调解法,巧妙化解大量民商事案件。他始终秉承公平公正的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颗恒心 敢担当审大案护大局 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忻城县人民法院专门成立了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破产案件审判团队和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合议庭。年过半百的韦永辉,毅然挑起重担,主动参与并承办大案要案。 忻城县隆达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具有法律关系多维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矛盾纠纷尖锐化的特点,案情复杂、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韦永辉不惧困难,主动请缨承办此案。办理过程中,他利用多年的审判经验,找准破产审判的“堵点”“痛点”,使得破产审判工作有序平稳地推进,顺利审结。 罗某和某公司向忻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借款840万元,没有按时还款,本金和利息达900多万元,农信社将某公司和罗某起诉到法院。面对复杂案情,韦永辉主动承办此案,及时对某公司和罗某同等价值的900万元财产进行保全。经耐心释法明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农信社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出积极贡献。 两种语言 接地气暖人心促和谐 忻城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村语言不尽相同。作为本地土生土长的壮汉双语法官,他充分运用熟悉壮汉双语优势,把民间俗语翻译成壮语与当事人沟通,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有效促进纠纷化解。 2019年8月,韦永辉承办原告樊某与被告张某相邻关系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都是年过半百的同村农民,平时都用壮语交流。该纠纷经乡镇和村委两年多的调解均未成功,韦永辉认为双方是因种植竹子引起的相邻纠纷,且都是亲戚,完全有调解和解的可能。韦永辉利用其熟悉壮语的优势,以“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等开导双方,并用壮语解释涉及的法律条文,与他们分析利弊。 经韦永辉一番开导,双方很快达成口头协议:被告承诺在十五天之内砍伐完毕,原告撤回诉请。原、被告握住韦永辉的手说:“你真是好法官,我们的好贝侬(好兄弟的意思)。” 三位一体 化矛盾解心结护稳定 韦永辉审理案件不是一味地强调法律效果,而是践行和发扬“枫桥经验”,把社会效果融入其中,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最大限度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韦永辉摸索出用“真心、耐心、匠心、诚心、公心”和“抢抓关键法、利益平衡法、辨法析理法、案件诱导法、借力使力法、组织助力法、冷却处理法、温情感化法”的“五心八法”调解方法。同时,在调解中,邀请专家、社会威望人士等第三方参与,形成“三位一体”的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大量的民商事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8年6月,韦永辉在审理原告覃某诉被告蒙某、某汽车站、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原告覃某要求被告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20万余元。双方对是否全额承担覃某的医疗费等问题意见分歧很大,因此,庭前、庭中调解均未成功。韦永辉结合案件实际,决定采用庭后冷却处理和利益平衡方法引导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赔偿原告覃某各项经济损失18万元,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多年来,韦永辉任劳任怨,以对司法事业的赤诚之心,让天平之光在大石山区闪耀,为护航山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获评2013-2018年度来宾市先进工作者、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广西法院成立70周年最美贡献者、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