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正龙乡正龙村以文明村镇建设为总抓手,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下功夫,劲吹文明风,奏响振兴曲,让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发展特色产业,让乡村文明更坚实。以特色产业助力乡风文明,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依托知青小屋和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园阵地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甘蔗、沙糖桔种植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助推人居环境改善。目前,该村已经安装路灯145盏,修建排污沟2条,修缮产业路路基1处,建有灯光球场6个、戏台5个,有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深化文明实践,让乡村文明更灿烂。积极打造“3+N”志愿服务队伍,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整合农家书屋、灯光球场和文化舞台等资源,常态化开展党的方针政策、防电信网络诈骗、防溺水等宣传活动。同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敬老孝老、清洁打扫、纠纷调解、健康义诊、扶危帮困等特色志愿服务,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和社会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该村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服务群众1800多人次。 推进移风易俗,让乡村文明更深耕。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立足本村的特色,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榕树下等群众聚集区域,宣传和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理念,营造“丧事简办、节俭养德、管理民主”的文明新风尚。今年以来,该村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30余次,累计发放倡议书800余份。此外,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鼓励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卫生环保等公益事业,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出一条“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共建美好乡村”的新路子,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