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山市残联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牢记为残疾人服务的初心使命,认真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通过推动落实助残基地辐射带动就业、无障碍环境改造等措施,帮助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使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我们不仅能领到免费的鸡苗和饲料,还能参加免费的养鸡培训,我有信心把鸡苗养大、养好。”河里镇马安村村民蒙兰勇拄着拐杖笑容满面地说。早些年,蒙兰勇因事故失去右腿,得益于阳光助残基地的帮扶,他发展起养鸡产业,日常还在村里做清洁员,家庭生活水平日渐平稳。 提升残疾人自身发展动力,强化“造血”功能,是实现残疾人群增收的基础。2016年以来,合山市残联通过建立阳光助残基地,每年为残疾人免费发放鸡苗、饲料,提供养殖培训及上门技术指导,带动残疾人发展养殖产业。据悉,阳光助残基地项目先后带动1059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去年,该项目验收效果显著,残疾人鸡苗养殖存活率高达90%,将鸡全部出售后,户均增收3600元。 “我们家厨房和洗手间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我自己可以做饭、上洗手间、洗澡,都非常方便。”在河里镇马安村村民蒙庆新家中,有一个特殊的灶台,因为高度低于平常灶台;而洗手间里安装的扶手都是根据主人的身体状态设计的。蒙庆新因左腿、右手残疾,平时出行都依靠轮椅,工作人员针对家里情况,对他家中的厨房和浴室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无障碍改造是为困难残疾人家庭的生活起居提供便利、改善其生活环境而实施的民生工程,也是合山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 今年,合山市残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自治区扶持资金,积极推动落实无障碍改造工作。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针对不同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根据改造房屋出入口、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多个生活项目,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改善配套设施及出行条件。目前,已完成24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在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上,合山市残联积极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通过各乡镇卫生院为462名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为25名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今年以来,合山残联还举办多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30名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拓宽经济收入渠道、融入社会、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外,继续推进阳光家园居家托养工作,持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工作,让更多残疾人享受优待政策及服务。”合山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韦雅丽 凌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