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来宾市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交通、能源、信息、物流、地下管网5大领域,实施232个项目,同比增长71.9%。图为梧柳高速六巷互通。(资料图)
武宣县税务局加强与建设银行武宣支行合作,充分利用其在全县10个乡镇142个村委布设的“裕农通”服务站点和专用手持式终端缴费设备搭载的医保缴费服务功能,借助村委干部力量引导村民就近缴费,解决农村群众不会用智能手机缴费的困难。 这是我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部受教育、党群关系新发展、开局起步聚力量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四个一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上率下 全面吹响“集结号” 10月10日,市城区滨江北路(下穿泉南高速路磨东大桥段)实行封闭占道施工,影响滨江小学上学放学的交通瓶颈有望下月打通。 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全灵提出打通滨江小学交通瓶颈的建议。 市委书记农生文看望报道市两会的记者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批示指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紧急事。不到半个月,该路段便封闭施工。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农生文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多次对实践活动作出批示和要求,率先垂范、高位推动,以上率下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他强调,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来宾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弘扬“三牛”精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帮助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 “关键少数”也能担起责任走在前、作表率,市四家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基层群众、企业、生产一线、工作服务对象中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以上率下,带头下基层听意见,带头出实招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常委清单”27项。市直机关单位(含驻市中直、区直单位)协调解决涉及经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800多项;各县(市、区)共为群众办实事近3000件。 针对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五个方面内容,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通过收集、筛选,研究确定了市本级层面50个重点推进的项目,与《来宾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一同印发,明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项任务。截至9月底,市本级层面5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21个。 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关键是抓好落实。为此,我市高位统筹推进,健全“1+2” 保障机制。即1个账单——把项目清单作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渠道,梳理项目清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补充完善;2个制度——健全定期报告制度、专项督导制度,传导压力、落实责任,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聚焦民生 解决群众烦心事 “哗哗哗,出水了,出水了,抓紧送往相关部门检测。”8月28日,在武宣县通挽镇大团村的双荣公益堂附近,传来群众的欢呼声,哗哗的水声与群众的欢呼声汇成了“天籁之音”。 原来,连日的高温干旱天气,让大团村人畜饮水出现困难。通挽镇党委、政府急群众之所急,迅速部署,多次实地勘察、多方打听,特地从外地请来专业的机械化钻井队,帮助村民解决人畜饮用水源问题。 大团村钻井取水是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生动实践。 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集中出台了一批政策举措。如下发《关于调整市直、驻市中直、区直单位定点帮扶任务安排的通知》,把市直16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到脱贫村开展定点帮扶;印发《来宾市2021年乡村风貌提升“百日大会战”工作方案》《来宾市2021年乡村风貌提升改造督导方案》,纵深推进乡村风貌提升。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我市相关部门多渠道筹措维修养护经费,组织动员群众参与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对损坏的管道和消毒设备进行更换。目前已落实维修养护资金784万元。 此外,我市坚持督促各级压实责任、以点扩面,辐射带动做好“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目前,全市建成卫生厕所570086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0.45%;扎实开展乡村旅游区建设,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乡村旅游区获评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象州县古榕农庄获评五星级农家乐。 “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停车难”等问题一直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织密为群众谋民生福祉的“保障网”。 针对“上学难”的“学位”问题,我市持续推动市二幼、四幼、向阳幼儿园等的建设进度。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已于9月1日如期开园招生;市四幼装修进入尾声,届时可解决学位720个。 针对“就业难”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与校企开展合作,着力解决群众“就业难”、企业“用工难”问题。如:与广西中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工业园区企业、中国移动来宾分公司等签订“双千结对”协议;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安全培训、订培班等。 针对“看病难”问题,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到偏远山区巡回医疗活动,通过义诊送医送药下乡;市税务系统利用多元化学习模式,分批次、分时段对各县、乡镇及村屯干部开展社保业务系列培训;市医保局加强对“村医通+”工程的管理,实现政府办村卫生室医保结算“村医通”全覆盖。 针对“停车难”问题,我市在城区12条道路设置机动车夜间临时停车区域,约可停放小型汽车415辆;在城区14条老旧小区周边道路设置临时区域及施划停车泊位247个。 …… 问卷问心,问卷问路;问题在哪里,答题就在哪里。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书写了一张党群水乳交融、众志成城的满意“答卷”。 多措并举 化解矛盾促和谐 今年1-8月,全市民生支出114.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5%;教育支出27.18亿元,增长23.2%;卫生健康支出18.39亿元,增长8.0%;农林水支出25.18亿元…… 民生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项目建设,民生实事才能显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累计开通移动电话基站12782个,其中4G基站8182个、5G基站1095个,实现4G网络市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全面覆盖;开工建设柳州至广州铁路项目柳州至梧州段、武宣经合山至忻城高速公路、来宾西绕城高速公路、武宣至平南高速公路等项目;地下管网完成投资3.99亿元,已完成管网建设139.645公里,推进“数字城管”平台升级完善,城区污水处理率为98.55%,27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平均负荷率为76.83%。 在“五网”项目建设方面,我市继续贯彻落实《来宾市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交通、能源、信息、物流、地下管网五大领域,实施232个项目,同比增长71.9%。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市还着力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 在查处涉嫌欠薪方面,我市集中力量对欠薪线索进行立查立办、快查快办,接待受理投诉举报案件84件(含协调处理件),协调督促60个工程项目发放工资共计2912.82万元,涉及农民工人数2343人,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 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市委政法委先后组织4609名网格员、581名政法干警错时进家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治安巡逻、处置治安问题等“红色夜巡”工作,排查出婚姻家庭情感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风险隐患261起,处置警情262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发生。 在办好控告申诉信访案件方面,市信访局化解67件重大重复性信访案件,其中5件得到群众感谢信或者锦旗;市人民检察院严格贯彻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要求,切实用好网上信访2.0系统,接收到举报、控告、申诉案件416件,其中来信89件、来访327件,除去匿名、无联系方式等不具备回复条件的,均做到7日内按程序回复;243件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的案件依法导入检察监督程序。 ……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件件实事,办进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也温暖了群众的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还将继续在桂中大地火热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