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产业支撑、没有经济能人、没有村集体经济,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2月11日,合山市北泗镇北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吴恒亮在回忆“村史”时有点难以启齿。然而,短短一年多时间,北泗村不仅打破“三无”的尴尬纪录,更是朝着“广西乡村振兴重点村”目标大步迈进。 “去年,在‘村投公司’的辐射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经济能人达到5名。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产业支撑。”吴恒亮骄傲地说。 北泗村下辖7个自然屯,总人口3140人,党员87名。北泗村曾获评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级生态村、全区无邪教创建“三十百千工程”无邪教村、来宾市文明村等称号,但“无产业、无经济能人、无村集体经济”始终是历届村干部的一块心病。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2020年7月,北泗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指导北泗镇5个村集体联合成立了合山市首家“村投公司”——广西来宾泗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万才返乡 共建小康”“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引才平台,从本土经济能人、退位村干部、农林技术能手等群体选聘全职经理,打造一支讲政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土职业经理人团队。经过筛选、考核,养殖带头人蓝庭先被聘为全职经理。随后,他带领团队经实地考察,于同年8月打造了富硒葛根全产业链基地,并引导150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方式向村集体流转土地,整合连片500亩土地,引进社会资本发展葛根种植产业。 在古邦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覃宁新正与丈夫谭群峰在地里察看营养杯情况。“下雨不太好种植,如果天气好,两三天就可以完成。”覃宁新夫妇租了140多亩地计划种植葛根,“要是我种植成功,就要带领群众一起种,把成功经验传授给他们。” 截至去年年底,北泗镇富硒葛根全产业链基地已完成种植环节,群众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约110万元;项目带动就业岗位40个,群众已获工资性收益约50万元;“联营村企”创收约100万元,分红到村约40万元。 “我们通过组织创新、机制创新,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让农民成为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联营村企’模式在组织经营、生产环节、管理手段方面探索公司化运作,纵向激活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合山市委副书记蓝峻松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