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兴宾大地焕发勃勃生机。在各村屯,兴宾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与群众一道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备耕,到处是一片忙碌的劳动景象。
3月10日一大早,兴宾区七洞乡古车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脱贫户公益性岗位人员,忙着搬运竹苗到村级集体经济“桂笋”项目基地种植。古车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通过与广西桂笋竹业有限公司签订保价收购合同,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发展甜竹笋产业,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基地种植的“桂笋1号”有“笋中水果”的美称,种植18个月后进入采收期,亩产量可达2500~4000公斤,采收期持续20年。目前,古车村种植有“桂笋1号”30亩,二期计划将种植面积增加到100亩,辐射带动8户农户种植60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作用。 在靠近良江镇权村村委大院的岭坡上,来自广西农科院的两位专家正在指导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种植释伽果。据悉,权村30亩释迦果基地已动工开种。释迦果富含多种矿物质与氨基酸,嫩甜多汁,用途广泛,目前市场上比较稀缺,价格较高。释迦果树属于一年两熟的水果,丰产期亩产高达1500公斤,按市场价亩产利润预计可达2万元。 近日,在正龙乡力村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同思源家庭农场利用植保无人机对100余亩白菜、芥蓝进行病虫害防治,夯实蔬菜丰产丰收基础。 如何让农户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关键。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聚焦现代农业技术,引导农业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