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武宣七星湖体育综合体,现代化的赛事综合楼、主看台、终点塔、运动员配套用房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城东新区的高楼大厦与公园相映成趣;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区居民吃过晚饭前往广场跳舞、健身,幸福感和获得感洋溢在欢声笑语中……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记录着武宣县高质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铿锵步伐。
近年来,武宣县紧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借力“国字号”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积极推动“两融入一通道”建设,加快完善县城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三城三区”高质量发展。 多方融资 保障项目建设资金 武宣县坚持市场主导作用,广泛汇聚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性贷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如根据银行对融资项目的收益覆盖要求,包装整合拟规划建设项目,将无收益或产生收入不能完全覆盖建设成本的路网、巷道、博物馆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合理统筹规划,与有收益的体育训练基地、农贸市场、幼儿园、污水处理厂等经营性项目进行整合,实现项目财务平衡,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覆盖融资本息。 在自治区住建厅的关心指导下,武宣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持的窗口期,共同协商解决融资难题。据悉,武宣县城市更新项目一期总投资9.9亿元,其中申请农发行贷款6.43亿元。农发行通过区、市、县三级联动,开通办理贷款“绿色通道”,倾斜信贷资源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评估及审批,确保项目融资落地见效。 此外,根据县城建设发展实际,委托专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县城基础设施体检,并通过编制县城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一县一策”方案,补短板、强弱项。结合城市规划,认真开展项目前期谋划工作,科学编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内容包括水、电、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图书馆、博物馆、幼儿园、保障性租赁住房、历史文化街区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为项目精准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发挥优势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武宣县大力发挥万亩七星湖生态水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城滨湖路、滨江路、建政北路等道路已建成通车,新老城区路网基本贯通,城区路网密度达8.0以上。加快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新建成“口袋公园”12个;完成盘龙大道、滨江路绿化工程及阳明公园等项目建设,新增绿地8.2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超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以上,沿江沿湖绿色生态长廊雏形初显。如今,阳明公园已成为武宣县新的休闲、教育、文化高地,建有房车营地、星河帐篷营地等功能区,是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此外,分别投资约5亿元建设武宣七星湖体育综合体和广西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七星湖体育综合体项目建成后成功承办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赛艇、皮划艇赛事,广西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新建和改造城区污水、雨水、供水等地下管网64.64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7%以上;完成背街小巷一期整治改造,二期、三期正有序推进中,旧城区道路由“老破旧”转变为“有内涵”的市政道路,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数字赋能 推动城市智慧治理 武宣县“智慧城管”平台运行以来,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345件。其中,视频AI分析立案1147件,应急处置1147件,结案1147件,结案率100%,实现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及时处置,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提高群众满意度,武宣县持续优化审批模式,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商品房预售许可办理时限由3至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为合理解决合同履约问题,还出台了《武宣县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实施以来,商品房销售明显增加。同时建立融资协调机制,联合各部门到碧桂园、悦江雅苑二期、天润城二期、湖畔华庭等项目建设现场调研,对有融资需求的项目现场指导,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