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餐饮消费火热。消费者在用美食抒发一年收获喜悦、表达新年美好祝愿时,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各地积极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加强餐桌浪费的监管等举措,对减少餐桌浪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餐饮浪费依然严重,宴请聚会、婚宴酒席等仍是重灾区。餐饮消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餐饮浪费歪风难以遏制,原因不一而足,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多数人缺乏对劳动的敬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诉求。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更是高达38%。欲事立,须是心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葆有的精神品质,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标语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要放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必须从形成节俭风尚、加强行业自律、注重政府监管等方面综合施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要让人们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去除骄奢淫逸的不良之风,让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久久为功,方能成功。制止餐饮浪费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既要有社会氛围的营造、节约习惯的培养,也需要企业和消费者“联手”。从采购、加工、仓储、管理、服务、培训、消费等环节进行全链条长效推进,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美德,促进全社会成员做勤俭理念的传播者,做厉行节约的践行者,推行绿色节约的餐饮消费模式。 让节俭清风与醇厚年俗相伴。新春佳节之际,人们用美食欢庆一年的收获、迎接新春的祝福,也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开始,牢固树立以“光盘”为荣的观念,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成为春节“新食尚”,让节俭清风吹进千家万户,让人们过一个时尚温馨、文明节俭的春节。 (潘铎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