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五上金秀大瑶山开展社会调查,金秀因此成为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发源地之一。
73年前,大瑶山各族代表会议在金秀召开,通过了《大瑶山团结公约》,规定各民族及民族内部必须“亲密团结”,并以瑶族石牌形式镌刻在石碑上,各族代表盟誓遵守。这是我国正确对待和处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典范。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在桂中大地交织传承、焕发生机。 近年来,我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按照“强化一个格局、促进五个共美”的模式,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全市39个民族的267万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武宣师生身着民族服装跳起舞蹈,欢庆“广西三月三”(资料图片)。 (陈冬梅 摄) 文化浸润促交融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走进金秀瑶族博物馆,浓郁的瑶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精美的瑶族服饰、古老的生产生活用具、散发着古朴神韵的黄泥鼓,展示了历史悠久的瑶族文化。 在博物馆瑶族石碑部分,讲解员动情地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重温党领导下大瑶山民族团结的那一段光辉历程,共同感受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进认同。这是我市以文化为纽带,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 从“永不落幕的文艺演出”到近年火出圈的“村BA”篮球赛,从教育实践基地到村级“理论小广播”平台,我市注重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媒体、实践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博物馆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文化底蕴,夯实各族群众的思想文化基础。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群欢”来宾山歌会、非遗大集市活动、文艺汇演、民俗体验活动……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2008年以来,每年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山歌会3000多场次;2013年,来宾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此外,我市持续加强桂中第一支部旧址、金秀瑶族博物馆、忻城土司衙署博物馆、来宾市博物馆等13个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组织人员到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润物细无声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扎根桂中儿女的心灵深处。 共绘发展好愿景 奔腾不息的红水河畔,处处涌动发展热潮。如今的新兴来宾,一个个重点项目如火如荼,一处处农业产业生机勃勃,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在位于三江口新区的广西仙鹤新材料公司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热火朝天,智能机械灵活穿梭、精准高效完成每一项任务。 从过去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的来宾产业布局“副中心”,三江口新区的蝶变彰显了我市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来宾市积极服务和融入新格局,加快构建“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城市、广西“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位于全区前列。 近日,在金秀六巷乡青山村百合基地,村民挥舞着锄头,在田间采挖百合,一筐筐百合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金秀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9万亩,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新星”。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我市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2023年度全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中,来宾名列全区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7.8%,排全区第5位。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实施了总投资56.85亿元的桂中治旱工程,总灌溉面积128万亩,解决150万人口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总投资22.5亿元的桂中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顺利推进,有力推动“桂中旱片”成为“桂中粮仓”。深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各族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阔。 互嵌融合幸福长 金秀大瑶山好山好水好生态,是不少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炎炎夏日,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到此赏青山秀水、享民族盛宴。自2020年以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共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1950万人次前来旅游体验。旅游产业蒸蒸日上,让当地各族群众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三项计划”,让各族群众多走动、多来往,促进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今年“广西三月三”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89.4万人次,同比增长38.93%;实现旅游消费7.45亿元,同比增长39.25%。 兴宾区来华街道新侨安置小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在这个归国华侨的幸福家园里,印尼归侨刘玉珍说:“侨胞侨眷住在一起,大家唱唱歌、跳跳舞,生活很幸福。”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市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就业、就学、就医、安居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促进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政策制度。 投入1亿多元实施城市社区建设大会战,全市42个城市社区的办公服务场所面积普遍达500平方米以上,落实人员和经费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 完善就业、就学、就医、安居等融入城市的政策制度,越来越多各族群众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各族群众在美丽和谐家园中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以易地搬迁工程为抓手,建立28个多民族共居集中安置点,帮助3.23万各族群众融入新家园; 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等,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一项项有力措施,只为让各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过得好。如今,来宾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幸福之花不断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