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极端天气频发,尽管前行的路上困难重重,但也有许多振奋人心的场景,让我们心潮澎湃;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有许多温暖的瞬间,让我们心存感动。年终岁首,《来宾日报》用一个“暖”字,作为打开回忆的钥匙,串联2021年那些温暖的瞬间,从10个微小的故事里,汲取前行的力量。
驰援守卫祖国“南大门”
当前,防城港东兴市疫情处于紧急状态,2021年12月21、24、26日,市疾控中心7名工作人员先后领命出征,驰援防城港疫情防控工作。7名队员大多是“80后”“90后”的有志青年,也是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骨干力量。抵达防城港后,他们将深入防城区、港口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等工作,与当地疾控部门携手共渡难关。 “请大家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平安归来!”2021年12月29日,来自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兴宾区人民医院、武宣县人民医院、象州县妇幼保健院、象州县人民医院及象州县疾控中心的14名医疗工作人员再次集结,组成支援核酸检测队并赶赴东兴市,支援当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14名医疗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医学检验知识和技术。“此前曾到香港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次到达东兴后,我会把宝贵的经验无私分享给大家。”队员廖振希说。 来宾至东兴路程约365公里,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三支队第三大队全程护送,我市驰援东兴核酸检测工作队历经4小时,于29日晚7时40分平安到达东兴收费站。
蓝天救援队 “逆行”援豫
2021年7月19日,河南郑州、新乡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路面坍塌,造成严重积水,多名群众被困。7月27日下午,来宾市蓝天救援队的5名队员日夜兼程,历时20个小时奔赴河南新乡,与当地救援队伍携手救灾。 此次救援共出动2辆私家车、2条橡皮艇、4台消杀机、1架消杀无人机等救援设备,为避免给当地政府部门添麻烦,队员们还自备干粮、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来宾市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农辉辉在会议室打起了地铺,身为女性,她说自己并不觉得委屈:“这点苦不算什么,我们尽量不给灾区添麻烦。” 7月28日,来宾市蓝天救援队成功转移群众10名,在确认无被困人员后,救援队将重点转向灾区消杀、排水等灾后重建工作。队员们辗转于新乡市下辖的卫辉市、辉县市各个街道、小区、村庄,克服诸多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不仅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肯定,还收获了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和群众的支持。 救援队员赖世龙曾在河南当兵,对河南有着深厚的感情,救援期间他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让我最难忘的是,有一天在村里开展消杀工作,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来给我们送方便面,还给我们做好吃的。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把获捐的物资送给我们,真的特别感动。” 经过为期一周的救援,8月2日,5名救援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隔离人员表扬信里话真情
“隔离期间,每次需要买菜都是小甘垫钱帮我买好,每次核酸检测都提前提醒我……”2021年12月18日,城区滨江园小区的公告栏里张贴了一封表扬信,字里行间透着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表扬信中提到的“小甘”,是兴宾区城北街道滨江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甘纯。12月11日,赴上海公干的杜红旗返回来宾后向社区报备,并进行7天居家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隔离期间,甘纯每天通过微信与他沟通,并告诉他“有事情随时找我,需要买菜我来帮你”。 12月16日下午,杜红旗发现天然气余量不足。由于手机号码变更,他无法通过网络充值燃气费,吃饭、洗澡都成了问题。他试着联系甘纯,反映自己的困难。接到求助后,甘纯第一时间赶到燃气公司充值,解了杜红旗的燃眉之急。隔离期间,甘纯还时常帮忙代购生活用品、新鲜蔬菜,并随手把门口的垃圾带走,这让杜红旗非常感动。 看到杜红旗写的表扬信,甘纯感到很暖心,她说:“这封表扬信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会继续加大对居家隔离人员的关爱,让他们‘隔离不隔心’。” 现役弟弟为退伍姐姐接风
每逢退伍季,既有难忘的离别,也有令人感动的重逢。2021年9月,一段现役弟弟接退伍姐姐回家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休假在家的弟弟手捧鲜花,在来宾北站等候退伍的姐姐。两人见面后互敬军礼,以此传递问候和关怀。 “若有战,召必回。”“是!”姐姐铿锵有力的回答声,传递出拳拳爱国心和浓浓军旅情。这对军营姐弟的铮铮誓言直击网友的内心,激起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对军营的向往,网友们在感动的同时纷纷点赞。 姐姐叫钟翠玲,2013年,19岁的她高考失利,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怀揣着对军营的憧憬与向往,她报名应征入伍,脱掉了漂亮的时装,穿上迷彩绿,成为一名文艺兵。进入军营的第一天,她剪掉了心爱的长发,变身为英姿飒爽的“假小子”,开启别样的人生。 钟翠玲没有忘记当初的考学梦,一有空就看书复习,并于2016年8月如愿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新的岗位。由于业务突出、素质过硬,2019年,钟翠玲被安排到新兵连当新训班长。2021年9月,因个人原因,她选择退役。 2013年至2021年,8年时间,近3000个日日夜夜,钟翠玲把青春献给部队,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女兵的精彩军旅篇章。 抗美援朝烈士魂归故里 2021年9月7日,在忻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忻城籍抗美援朝烈士潘世宣得以魂归故里。潘世宣的外甥女潘翠云听闻消息后泪流满面:“我母亲从来没有忘记家里的那枚奖章和那双牛皮大头鞋,找到哥哥潘世宣的墓地,是她多年来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1950年10月,年仅15岁的潘世宣应征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担任警卫和通讯员。不久后,长津湖战斗打响,我方战士团结一致,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共歼灭敌军100多人,击毁敌机6架,缴获敌军武器一批,取得最后胜利。潘世宣在战斗中表现突出,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牺牲在战场,时年18岁。 2021年3月,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将“为烈士寻亲”工作列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6月,忻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为潘世宣寻亲的信息,展开漫漫寻亲路。由于手中仅有“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人”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该局工作人员多方联系,才得知潘世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现安葬于黑龙江省富锦市烈士陵园。 随后,工作人员辗转找到潘世宣的战友樊树森,并获取相关信息,把范围缩小至原忻城县六区(现忻城县城关镇加仁村、河池市宜州区、都安县),最终找到了潘世宣的侄孙——加仁村村民潘海军。 听闻自己是烈士亲属,潘海军激动地说:“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听奶奶和父亲说家里有一位五叔公,1950年参加革命,1953年在朝鲜牺牲,其他情况家人无从知晓。”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这位亲人。“我奶奶和父亲去世前,都还在念叨着五叔公,希望能找到他的埋身之所,让他魂归故里。”潘海军说。如今,一切终如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