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宾区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发展工作,将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摆在优先地位,在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突出精准引才,坚持导向育才,搭建平台科学用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人才队伍,有力助推兴宾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精准引才
兴宾区始终以“需求为导向、以精准为核心”的工作思路,精准引进教育教学人才,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办好人民教育夯实基础。 多方面摸排人才队伍现实情况。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全面摸排教育教学领域人才需求,建立学校学科紧缺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清单,摸清人才“家底”。目前,教育系统在职在编高级教师(含副高)1401人,其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级特级教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来宾市优秀教师11人、兴宾区拔尖人才6人。 多渠道增加人才队伍引进数量。根据兴宾区办学规模的变化以及学校教师的紧缺情况,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特岗教师计划和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退休返聘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2021年,兴宾区教师人才引进31人、公开招聘267人、特岗教师计划148人、接收地方免费师范生3人、退休返聘28人。 多举措强化人才队伍引进力度。出台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联运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提高教育教学人才工资待遇。同时,及时调整优化专技岗位结构比例设置,落实符合职称申报条件的中小学乡村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要求。增设特设岗位,逐步解决城区教师已评未聘的问题。加大评优评先力度,以正向激励吸引教育教学人才,把人才真正留住。 分类施策 导向育才
引才更要育才,兴宾区坚持分类施策,强化教育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抓好各级培训,全方位培养人才。制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及各类培训。组织实施区本级教师培训项目方案,共培训教师5369人次。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共有242名教师参赛,400多名教师观摩学习,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 聚焦重点骨干,针对性培养人才。聘用137位骨干教师为第三届学科中心组成员,以“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为主体,认真做好“5开展1指导”工作(即开展送培送教下乡活动、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开展线下专题讲座培训、开展联片教研、开展学科备考工作,指导教师参加各级精品课、教师技能比赛)。 科学分层分类,多样化培养人才。分层分类组织人员参加校长、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等各个项目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把党支部委员、学科带头人等岗位作为培养锻炼人才的平台,推动人才“双向发展”。将优秀年轻教师培养计划列为重点工程,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拓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2021年,兴宾区获地厅级以上个人荣誉109项。 巧搭平台 科学用才
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是让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兴宾区根据教师队伍实际情况,搭建平台支持人才发挥作用。 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强化“一名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理念,选派城区党性强、管理强的19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乡镇学校任职,将其培养成为管理型人才,注重将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过硬的党员教师选入到学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实现校长、书记“一肩挑”达96%。 积极开展“双培工程”,通过党性教育、业务培训、依托青年教师研修工程、青蓝工程,将更多教师培养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人才,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2021年,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67人,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116人。 推进“名师工程”,多措并举深化名师工作室建设。成立潘秀梅特级教师工作室等3个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从注重教研致力创优、整合资源广泛科普、创新模式高效培训、办好赛事历练队伍等方面助推兴宾科教开新篇,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