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解决设施农业用地“建在哪、怎样建、谁来建”的要素保障问题,在全区率先编制规划,引领设施农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制设施农业选址规划 破解项目“建在哪”问题 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拓展原本无法进行耕作的土地资源,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以及《加快建设来宾市“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十五五”末,建成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为实现这一目标,破解项目选址“建在哪”,市自然资源局在全区率先进行了设施农业用地规划,通过规划潜力调查,根据设施农业用地3种不同类型需求,筛选出符合设施农用地潜力28.8万亩。其中,在距城镇、高速公路、主要国省道3公里范围内,筛选出设施大棚蔬菜9.7万亩;在水源保障好的江河沿线、水库附近、乐滩灌区、大藤峡灌区筛选出设施渔业4.3万亩;在距村庄500米、不影响村庄生态环境范围内,筛选出设施畜牧业14.8万亩。此外,还筛查出储备地块20万亩,可满足未来10年全市设施农业用地需求。 这一规划不仅在有效衔接好设施农业用地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和来宾资源禀赋,为农业农村部门加快推进设施农业产业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效避免了客商带着项目去找地,容易触碰“三区三线”或其他“红线”问题。 制定设施农业流程指南 破解项目“怎样建”问题 今年6月,市自然资源局响应国家及自治区政策导向,制定印发了《设施农业用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围绕设施农业用地的选址、备案、用地规模及备案材料等方面作出规定,推动设施农业用地依法依规、高效有序发展。 在选址方面,《指南》强调,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集约节约用地的目标。对于非营利性糖料蔗脱毒种苗(茎)用地,指南明确将其纳入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范畴,为相关项目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备案流程上,《指南》进行了优化创新。对于不占用耕地的设施农业项目,备案流程得到了精简化处理,旨在提高审批效率;而对于占用耕地的项目,则严格落实补充耕地责任,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这一举措既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又确保了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此外,《指南》还详细列出了作物种植(含菌类)、畜禽(蚕)、水产养殖三类设施农业用地的辅助设施用地比例和面积标准,为项目申报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同时,《指南》采用清单式、表格化的形式呈现备案材料清单,使得项目申报过程更加清晰、便捷。 《指南》印发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招商部门以及各县(市、区)乡镇政府纷纷以此作为工作指导、宣传和招商的重要工具。据反馈,相较于以往繁杂的各类政策相关文件,《指南》更加精简明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受到广泛好评。 开展设施农业推介服务 破解项目“谁来建”问题 今年6月26日,广西来宾市现代设施农业专题招商(广州)推介会召开。全市及下辖6个县级行政区与10余家企业,就武宣县振江智能化农业示范基地项目、象州县胜龙牛业肉牛全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等14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签约资金58.2亿元,为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11日,来宾市2024年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现场推进会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千方百计推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 谁来干设施农业?这关系设施农业是否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市自然资源局根据招商项目需求,筛选出42个地块、总面积约2.19万亩,作为全市招商推介的备选项目。 此外,为确保设施农业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并加快建设进度,该局采取局领导班子驻点联系、下沉各县(市、区)等方式,靠前服务,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用地保障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供应设施农业项目用地3.25万亩,保障3019个项目顺利落地开工,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继续推动设施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覃燕由表示,未来将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政策措施,深化设施农业推介服务工作,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努力为全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