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兴宾区南泗乡高岭村古卜屯67岁的罗德夜,来到村旁绿油油的冬闲田里摘苕子,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苕子近年成了罗德夜餐桌上的主菜,很多没见过、没吃过苕子的朋友慕名而来。 苕子其实是绿肥,它的牙尖可以食用,成熟后翻压还田,可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化肥减量化。罗德夜为什么要种苕子? 罗德夜和其他村民一样,多年来种水稻一直使用化肥,很快他发现家里的5亩耕地“生病”了,土地板结了。罗德夜想到缺少化肥的年代,祖祖辈辈靠种绿肥来提高耕地的肥力。因此,他2011年开始种植绿肥。经过几年的种植,他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用化肥种水稻,每亩水稻产量是400公斤左右。种绿肥后,每亩水稻可产500公斤左右。以前每亩使用100-150元的复合肥,现在只用50元的复合肥,减轻了负担。米也比以前好吃了,又香又软。”罗德夜说。 农谚说得好: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看到效果的村民也跟着种苕子。 “2021年10月2日,晚稻收割前,我们在南泗乡首次采用无人机播种代替人工播种的方式,确保绿肥播种高效完成,实现节本增效。今年高岭村一共种植了2000多亩。”兴宾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罗广盘介绍,“大约3月初,绿肥就可以翻压还田,成为这片农田上农作物的重要营养来源。” 据兴宾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雨明介绍,2021年,该区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发展绿肥生产,将绿肥生产作为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施用、实现增产增收的有力抓手,绿肥种植示范面积达9.1万亩,辐射带动绿肥种植面积达15多万亩。 该区在“两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沿线的村屯,建立20个1000亩以上连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的循环培肥还田技术模式示范区,有效实现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杜绝焚烧秸秆三大目标。 据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冯斌介绍,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期间,兴宾区依托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种植绿肥,积极发展低碳农业。据统计,该区“十三五”期间完成绿肥种植示范面积63.65万亩,平均亩产绿肥鲜草2219.28公斤,平均每亩下茬作物减少化肥投入7.62公斤(折纯量),平均每亩节本增收110.35元,累计减少化肥投入484.97万公斤(折纯量),累计节本增收7023.77万元。 “春节后,苕子陆陆续续开出紫色的花,到时这里就是一片紫色的世界,欢迎大家来打卡。”罗德夜笑呵呵地说,绿肥不但肥了农田,让粮食增产,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