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给出了乡村人才振兴路径。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决定因素。乡村振兴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人才集成。既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的能人,又需要懂农业、爱农村、护农民的干部,还离不开善于治理、有能力服务基层的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如何引导各类人才涌向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重在创新引才育才用才体制机制,打好乡村人才振兴“组合拳”。这首先需要像大力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才能“兴”得起并长兴不衰。 培养更多的乡土人才是首选。打铁先要靠自身硬。降低职业培训负担,设计和落实好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才可能广泛覆盖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扩面提质与补短板并举,加大对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健全对口帮扶机制,实现协调发展。围绕园区企业、农业产业化和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大力实施职业能力培训。用政府购买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办法,采取定向、订单、定岗培训的方式,分类组织农民技能培训,以实现技能提升全覆盖。 构建城乡人才共享机制保长效。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涉及面宽泛的系统工程,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是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核心是营造良好的无差别用人生态。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充分施展,实现人生价值,乡土人才不愿走、“人才农村飞”才会越来越多。根本上看,乡村振兴需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参与机制。有了灵活的机制,各类人才才能在乡村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聚集人才、留住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关键是打造无差别人才生态,其基点是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发展事业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促进城市人才“裂变”辐射农村、农村人才“聚变”扎根乡村,干农业、爱农村、护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才会不断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