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寺村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用党建引领“绣花针”串联起政治引领、网格治理、自治共建“三条线”,织密织牢治理网格,激活基层“神经末梢”,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织密“政治引领线”,筑牢思想根基。寺村镇建立“镇党委+村党组织+屯党员”三级学习网格机制,以理论学习为主线,通过专题学习、集中培训、“三会一课”、深入村屯等形式,促进理论宣讲与乡村振兴、夜巡、安全排查、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宣传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并以“日通报、周督促、月指导、季督查”模式,对党组织“跟进学”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2023年以来,开展理论宣讲600余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 织密“网格治理线”,解决群众难题。寺村镇实行“党员领导联村、干部联屯、网格员联户、责任联干”的“四联共治”模式,构建了“网中有格、事在格中、人在格上、格事尽知”的基层治理网络,并下派49名党员干部分别联系106个屯级党支部进行督促指导、联系服务、解决问题。近年来,相关人员到村开展联系指导工作200余次,建立领办实事项目74个,领干惠民实事50余件;摸排收集群众“五事”187件、登记办理187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92起,调解成功率超95%;处理信访件7件,办结率、满意度均达100%。 织密“自治共建线”,建设和美乡村。寺村镇在辖区15个行政村(社区)推行以“一市、一约、一卡、一评、一物”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积分管理制度,实现每户家庭积分卡持有全覆盖。同时,利用“积分超市”厚植向善土壤,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激活“大治理”,着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助推乡风文明。2023年以来,15个村(社区)婚事新办15起,劝导队劝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30余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