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坪镇以实现“农村人文好、环境好、生活好”为目标,通过村民自治、协商共治、集体经济、文旅融合、农产品牌的五大维度共同发力,把古德村打造成“人鹭和谐共生”生态发展乡村,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村民自治之“鹭”。古德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聚焦“绿水青山”靶向,以高水平鹭鸟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一方面,成立志愿服务队与巡逻队,以进村入户、召开村民会议等多元形式,向村民宣讲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将“禁止捕鸟、掏鸟蛋”等列入村规民约,并设立举报电话,让护鸟意识成为村集体的共同意识与行动指南,促使古德村“人鹭和谐共生”,融合发展,成为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 协商共治之“鹭”。古德村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代表的议事协商作用,共同推进乡村的建设和治理。2023年1月,市政协委员蓝斌、韦若谷向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交《关于做好古德村万只白鹭灰鹭夜鹭保护工作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推动古德村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古德村的8.03亩天然湿地,健全了长效保护机制,不仅是鹭鸟温馨、宁静、整洁的栖息地,更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 集体经济之“鹭”。2022年,村党组织承包了“古德鸟巢”湿地公园旁边的20亩水田种植双季藕,通过 “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周边100多户,每年可创收2万元。2023年,古德村抓住争创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的机遇,改造升级“古德鹭园”湿地公园,建成专以销售农特产的数字物流中心,并通过成立运输队、入股镇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分红等途径实现年创收50万元。近年来,古德村不断发展壮大新兴农村集体经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区域经济绿色转型步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为群众带来了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 文旅融合之“鹭”。古德村锚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围绕“生态旅游”做文章,探索形成了“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如“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研学+旅游”等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加速乡村生态文化体验、研学科普、旅游服务接待、生态旅游产品销售等旅游业态培育,将古德村打造成集旅游、研学、桑蚕种养、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2023年,古德村获评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如今,夏赏荷花、冬采莲藕的“古德鸟巢”吸引了一批批城际观光客,用旅游“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态新画卷。 农产品牌之“鹭”。古德村依托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打造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一方面,结合“象州壮欢”文化潜力,打造“壮欢富硒水稻产业示范区”,采用业界尖端管理模式和生产标准,打造“马坪壮欢·象州香米”区域特色绿色农产品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莲藕种植基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开拓荷叶茶、连藕片、莲米等绿色生态产品,致力于将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