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感觉武宣政务服务越来越亲民,办事效率也越来越高了。”办事群众王丽梅如是说。近日,笔者在武宣县政务大厅了解到,过去人潮拥挤的注册大厅,如今几乎看不到排队的人群,得益于柜台机自助办理业务功能。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转化为为民办事、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措施便民效率高 开设自助服务区,拓宽便民渠道。为方便群众办事,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设置全程电子化登记自助服务专区,配备高配置的两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部公务手机,专人指导为群众服务。截至6月3日,全县共新设立有限责任公司271家,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100%。 压缩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开办受理专窗,推行“一站式”服务机制,整合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三个事项为一个环节,实现企业开办7个事项2小时内办结目标。同时实行企业社保和医保备案登记、企业公积金缴存开户登记,银行基本账户开户并联办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71家企业,通过网上提交材料办理,实现了“一网通办”,网办率达100%。 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符合条件在该县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私营企业,给予免费刻制3枚至4枚印章,并免费发放税控设备(含首年服务费),免费为企业邮寄印章、营业执照、发票及税控设备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87家新设立企业享受了该项免费政策,为企业免费金额达18万多元,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 服务提速又提质 数据整合共享,“一网通办”见实效。“各自搭台、分头唱戏、互不开放。”这些曾是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老症结。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整合部门资源,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依托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加快网上政务服务进村,通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形成覆盖县、10个乡镇和150个村的网上办事服务体系,为乡镇群众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通办业务,提供咨询、指导、协调等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政府数据“上云”,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该县坚持政务服务打通数据壁垒,行政审批按下“快捷键”,用“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该县坚持把推动审批落地再提速、服务方式再创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查个人社保、公积金等业务不用跑腿,动动指尖,进入微信小程序或者APP就能搞定,真是方便快捷。”群众小刘对笔者说道。 “一窗通办”解难题 办税服务厅全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打造“网络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人工窗口兜底”三级立体化办税格局;配备排队叫号、视频监控、服务评价、电子显示屏等智能管控系统。同时,精简设置9个前台办税窗口,其中7个综合业务办税窗口实现一窗通办、票款分离,另外2个窗口专职处理疑难问题,实现简事快办、难事专办、提高办税效率;不断充实导税力量,实现“进门有引导,自助办事有辅导”的全程服务。 在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通过电子税务局、移动办税的渠道,实现了发票票种核定、税费的申报缴纳、退抵税费等257个事项均可全程网上办理,平均办税时间缩减50%以上。 该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砥砺初心的“磨刀石”,倡导有困难“我来办”,用心用情、尽心尽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目前,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网上办理率87.32%,好评率达99.99%,实现从“线下一次办”向“线上一网通办”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