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自1943年以来,由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已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它所凝聚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忻城县作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立足新形势,探索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双拥工作支持部队建设,更好地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实现“强军梦”“中国梦”,引人深思。 一、统一思想,在增强责任意识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大局观念,把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当作分内的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在增强国防双拥责任意识上下功夫。一是从政治高度来“提高认识”。双拥工作无论是扶贫帮困、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抢险救援,还是支援军队建设、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了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共建工作,就是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二是从稳定大局高度来“增强意识”。军政军民的团结,各民族的团结,是社会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没有和谐团结的内外环境,军队发展、社会稳定就是一句空话。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对于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忻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要从发展变革的高度来“形成共识”。当前,驻忻部队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相对落后。驻忻部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双重领导优势,更加主动地开展双拥工作,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地方支持部队发展。总之,抓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是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只要军地双方都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就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立足实际,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用狠劲”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有关方面特别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千方百计帮助官兵解决后顾之忧。”做好新时期的双拥工作,就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盯在解决难点、重点问题上,以难点、重点问题的突破,推动双拥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一是在研究新情况上“使对劲”。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解决双拥工作难点、重点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不了解双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不研究遇到的新情况,不清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就根本谈不上解决问题。军地双方要加强调查研究,真正把影响和制约双拥共建工作的“瓶颈”研究透,把新形势下拥政爱民的特点规律研究透,把创新发展的思路研究透,牢牢掌握双拥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在解决难点问题上“用准劲”。近年来,转业官兵、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随军家属就业、现役干部住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保障等问题,已成为影响部队建设和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军地双方要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化落实好互办事实“双清单制度”,把互办实事具体化、清单化。结合当地实际,共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真正使双拥工作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比如,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增强广大干部扎根军营、无私奉献的热情;驻地部队要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等方面,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发挥好主力军作用。驻忻部队可成立辅导小组,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经常到驻地社区、学校、农村等进行国防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国防观念。三是在狠抓落实上“下足劲”。好的措施与方案关键在落实。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要求更高了,更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尤其要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军地双方要把互办实事纳入督查范围,确保各项双拥政策落实到位。 三、主动谋划,在探索形式和载体上“求创新”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座谈会明确要求:“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宣传引导,拓展形式内容,丰富载体抓手,不断谱写军政军民团结时代新篇。”双拥要再创新,贴近实际就是发力点。双拥工作是与军地各项建设相联系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必须丰富共建内容,改进方法手段,不断推动双拥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发展。一是“点面结合”造氛围。集中力量抓普及、抓示范,避免各自为阵和“挂空档”,确保驻地部队都有共建对子。加强部队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等共建,着力提升军地共建的影响力、辐射力。二是“丰富载体”铸品牌。近年来,忻城县公交车推行军人依法优先,商铺推行军人优惠到“关爱功臣”、军人法律援助活动,军人职业尊崇感大幅提升,广大军人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今后,要借助创建双拥模范县、模范单位、文明单位等载体,持续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情暖军营”“干部进军营”“官兵走基层”等富有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军地双方互访慰问、互助协作。三是“资源共享”双促动。驻地部队要善于运用军事文化反哺社会,发挥国防教育室的教育功能,履行好战斗队、工作队和宣传队职能,激发人民群众爱国拥军的热情。 四、健全机制,在推动持续发展上“出实招” 双拥贵在经常,制度建设管根本更管长远,确保双拥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作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忻城要率先在全市做好榜样,建立双拥长效机制。一是制订规划制度。要把双拥共建工作纳入军地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每年年初,军地双方要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统筹考虑、精心设计双拥共建计划,保证开展双拥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主要是学习中央和上级的有关政策和指示精神,互通信息,加强交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集中进行研究,拿出解决办法和措施。三是评比表彰制度。双拥工作需要经验,也需要热情。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双拥落实到位、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大力进行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地方绩效考评要把双拥工作开展情况列为评比考核内容,使双拥工作有标准、有任务、有检查、有评比,以此激发动力,促进双拥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时期加强双拥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社会化双拥,将“军民融合、军民一致、军民一体”,不断汇聚抓双拥、促双拥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忻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