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然后走进学校,最后走向社会。我在教育一线专心奋战23年,如今却走进了家庭教育,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跟我一起来看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二章第十四条讲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这不仅要求家长依法养娃,还要科学育娃。然而,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有家庭教育促进法,更不知道怎样科学育娃。一次,县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每个班都有名额给家长去参加。好些班级没有家长报名,而我带的班级却有十多位家长报名,令其他班级的班主任好生羡慕。 2022年秋季学期,又一群新生入学了,我担任2202班的班主任。家长会上,我跟家长们一起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还分享了智慧父母的小故事,家长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懂得了教育孩子是有方法可学的。会后,家长们纷纷在班级微信群里分享家长会的收获,一位爸爸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精彩的、收获最大的一次家长会,下次一定让孩子妈妈一起来听。” 尽管有了做智慧父母的意识,但是行动起来还是困难重重的。我家孩子不自信怎么办?我家孩子经常撒谎怎么办?我家孩子总爱拖拉怎么办?我家孩子不听老人的话,还打过奶奶怎么办?家长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我给的建议一条接一条,但见效甚微,毕竟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还是很远的。小怡妈妈说孩子不听话,我建议妈妈少唠叨,但妈妈仍旧忍不住在送孩子的路上反复交待孩子要认真听课、写作业。我建议家长多肯定多鼓励孩子,表扬要落实到具体的事上,家长除了说“真棒”“好厉害”“很能干”,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小睿在学习上、各种活动中不敢面对失败,哪怕是练习题没做得全对也会哭,我问家长:“你们是否希望孩子样样优秀,对孩子期望比较高,好了想更好?”家长频频点头,但依然放不下期待。 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是的,家长得学习,可是家长们找不到学习的途径。我想带一带大家,于是从大家每天用的微信开始,我把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发到微信家长群,并附上自己的心得。刚开始没有家长回应,发了几次后,家委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悟,我感到很欣慰,继续把值得推荐的短视频发到群里,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交流中。 孩子们升二年级了,我却因病不能担任班主任。尽管不是班主任了,但并没有搁下与家长们一起学习的事。在家长会上,我花了更多的篇幅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儿故事,分享自己为何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学习的过程和收获。家长们非常专心地听着,无人外出、无人看手机,那专注的眼神像是要把我讲的全部收藏起来似的。会后,很多家长不舍得离开,询问我《心理抚养》这本书在哪买,怎样可以参加父母专业课,请求我分享朱晓平老师的直播链接……我被家长们的热情所感动,竟跟大家聊到了晚上11时才依依不舍地关灯回家。 由县妇联、县教体局联合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班开班学习了,县妇联鼓励家长们去听课学习,全场除了指定的各单位选派参加学习的学员外,还有花山小学2202班的8位家长到场学习,这8位家长有从乡下赶来的,有刚下夜班舍不得休息就过来的,有歇业三天来学习的,甚至有抱着几个月大的娃来的。妇联领导得知后表扬了这些觉悟高的家长,也希望他们带动身边的更多朋友加入学习的队伍。作为家庭教育志愿者,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习后,家长们乐意分享自己的收获。新程爸爸说:“以前孩子做错事或是做得不好,我经常打孩子,听了课之后,我再也不打孩子了。”我感慨道:新程爸爸的学习精神难能可贵,平时看到走进父母课堂的绝大多数都是妈妈,然而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作用无可替代。新程爸爸学以致用,学着改变自己,改变跟孩子的相处模式,渐渐地孩子敢跟爸爸讲自己的想法了,还能体谅爸妈的辛苦而学着做家务。新程爸爸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好处,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无论多忙,他都会从乡下赶来学习,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家长。 当我们的知识不够用了,我们的智慧不足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了,那就应该学习和提升。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带动家长们学习,我坚持每天听朱晓平老师的直播课,工作之余读读书,每月一次在柳州开展的“父母专业课”也从未落下。在我的带领和先进家长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学习的队伍,大家也看到了学习与不学习的区别。我被大家为了孩子愿意重新“当学生”而感动,于是暑假里,我和家委们策划了一次家庭教育交流活动。十多位家长不顾白天工作的劳累,赶来参加活动,新程爸爸也再次从乡下赶来。 尽管还有家长在观望或者未起波澜,但我坚信推动家庭教育是对的,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所以,我会坚定不移地做好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作者系象州县花山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