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畔,机器轰鸣;金秋十月,硕果盈枝。
国庆假期期间,下六甲灌区工程连通工程江头干渠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工人有序施工,施工车辆不停穿梭。该工程是国务院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水利部2023年重点推进的6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目前已完成罗柳引水枢纽建设,灌溉输水受益面积11.32万亩。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深入运用“项目工作20法”,将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头号工程”来抓,一批批高质量项目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1—8月,全市完成投资80.2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1.0%、同比增长26.7%。 坚持“项目为王” 增强发展信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23年10月,我市开始谋划布局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至今年6月,共下达年度计划三个批次共787个,总投资392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7.1亿元,包括计划新开工项目191个、续建338个、竣工98个、预备160个,并同步印发一、二、三季度项目建设方案和推进路线图,为推进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我市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展示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3月29日,来宾市重大项目2024年第三次集中开竣工活动暨来宾新能源数据中心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集中开竣工项目17个,总投资38.2亿元; 6月28日,来宾市下六甲灌区连通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这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7月11日,来宾市2024年现代设施农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武宣县金鸡乡举行,集中开工现代设施农业项目26个; …… 大干快上,只争朝夕。全市上下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今年10月8日,全市实现新开工重大项目131个,完成政府工作报告路线图任务200个的65.5%;竣工项目91个,完成政府工作报告路线图任务90个的101.1%,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领导联系机制 破解项目难题 在第三季度进入尾声之际,9月20日,市委研究重大项目和新能源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何朝建在会上再次强调,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既定目标面前,关键是如何抓落实。我市两次印发2024年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部门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方案,31名市领导和71个部门领导联系119个重大项目。今年1—8月,联系项目领导累计到一线开展服务工作950多次,协调电杆迁移、征地租地等问题560多项。同时,坚持每月召开全市项目协调调度会和每周开竣工通报会,1—8月召开重大项目协调调度会8次,涉及27个项目共45个问题。 走进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现场,热浪滚滚、机声隆隆。这个总投资219亿元的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建设,凝聚了各相关部门的辛勤汗水和努力付出。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项目现场调研办公,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动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 市领导和部门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有效助力项目难题迎刃而解,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新增兴宾七洞风电场、京兰武宣新型建材产业园等入库重大项目61个,总投资225.7亿元,进一步提高投资增量。 强化要素保障 促进项目投资 今年上半年,全市能源项目完成投资33.5亿元、增长57%,能源领域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新引擎、生力军。 为深入挖掘能源领域项目投资潜力,市发改委制定了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任务,将投资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并将能源投资完成情况列入绩效考评内容,不断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全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这是我市项目投资实现增长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资源配置,对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涉及的用林、用地、资金等要素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不断完善要素需求数据库,优先保障前期工作比较扎实的项目及产值高、效益好的产业项目,将一批计划新开工(预备)项目工期往前赶,促进预备和计划外项目实现提前开工建设项目27个。 同时,定期对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加强与上级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沟通,共同推进资源配置优化,确保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重点加强产业项目和政策分析研判,积极组织属地政府和项目业主申报自治区重大项目,争取一批重点项目获得自治区用地用林及政策支持。目前,全市共有122个项目纳入2024年自治区第一、二、三批重大项目,总投资12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1亿元。 (本报记者 陈 霞 通讯员 叶 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