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聚力鞋业生产车间里,员工们有序进行作业。
10月23日,记者走进来宾宁聚力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聚力鞋业”),眼前呈现一派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在宽敞明亮的厂房中,先进的制造设备井井有条地排列着,工人们聚精会神地操控着机器,手中的工具行云流水般舞动,描绘着“国货之光”的鞋履梦想。 宁聚力鞋业于2020年底入驻来宾,2021年3月建成投产,落户市工业园区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集中区,厂房面积2.6万平方米,由香港上市公司“非凡领越有限公司”与“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资运营,主要生产“李宁”“堡狮龙”等品牌运动鞋。据介绍,该公司产值从第一年的6000万元,到今年预计3亿元,增长了5倍。 几年间,宁聚力鞋业已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拥有上千名员工、多条现代化生产线的规模企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它背后,承载着的不仅是“李宁”品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更是来宾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精心呵护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政企携手,共同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成长故事。 “市工业园区在建厂初期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用地、用工等,后续还帮我们解决了二期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宁聚力鞋业副总经理刘辉回忆道。 时间拨回2020年底,宁聚力鞋业决定在来宾这片热土投资建厂。然而,人力、场地、资金成为了摆在企业面前的三大难题。 面对企业的招工缺口,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一场招聘活动,从各个县(市、区)组织了400多名有就业需求人员,坐满6辆免费大巴车到厂参观。 “当初看到这6辆大巴车,我们就觉得来对了!尽管最后这400多名求职者只有一部分留了下来,但回去的那部分人也会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有一个新开的工厂在招人,相当于为我们企业做了一次招工宣传。”刘辉笑着说,当时原计划招500名员工,最终竟招到了900多人,这为企业扩大生产打下了基础,让他们感受到了来宾“引凤入巢”的满满诚意。 如果说送工入企是来宾对新落户企业的诚意,那市工业园区协调4栋厂房助力生产,则展现出与企业共进退、谋发展的诚心。 “我们现在两期工程加起来一共有6栋厂房,其中一期工程的4栋厂房是最难的。”刘辉告诉记者,原计划2021年春节过后就开工投产,但距离春节只有45天时场地却还未有着落。就在这时,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伸出了援手。 “当时我们了解情况后,决定将一些‘僵尸企业’迁走,腾出了4栋标准产房,保障企业按时顺利投产。”市工业园区兴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石龙表示,随着宁聚力鞋业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园区也在积极协调相关“僵尸企业”迁离,并成功调配了2栋楼作为该企业未来扩产的预留厂房。 “真的很感谢工业园区在建厂初期协调解决场地,让我们能够在春节前完成厂房装修和施工,也为我们后续扩大发展规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刘辉感激地说。 除此之外,该公司因鞋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生产线建设进度一度受阻。刘辉回忆说:“当时资金紧张问题,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又一道坎。” 得知这一情况后,市政府迅速协调相关部门,为宁聚力鞋业提供了1000万元“桂惠贷”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确保生产线顺利建设。 如今,宁聚力鞋业的8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行,每天有16000对成品鞋销往国内各地,订单已经排期到2025年3月。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企业共有员工1350人,其中95%是来自周边乡镇的群众,不仅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也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刘辉表示:“宁聚力鞋业的各项运营指数是良好的、生产的产品在市场是备受欢迎的,所以我们对来宾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同时,我们也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实现超4亿元的产值,助力来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