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岭南镇古樟村水稻一片青黄,随风摇曳的稻穗,有的挺立、有的低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远处,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的主干渠蜿蜒而过,清澈渠水滋润着这片土地。 “前年因为天气异常干旱,很多农田减产,甚至绝收,村民都很伤心。去年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后,古樟村部分水田地势偏高,经过上雷泵站二次抽水后,彻底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古樟村党总支部书记谭球说。 “为打通灌溉农田的‘最后一公里’,去年4月,我们开展‘渠渠连通、库库连通、河渠连通、渠库连通’工程建设,实施溯河水轮泵站、上雷泵站分泵输水、建设21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完善田间毛渠体系,进一步解决田间毛渠与供水支渠之间的堵点和漏点。”合山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负责人覃裕说。 早在主干渠通水之前,合山市围绕发挥桂中治旱综合效益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勘探,针对农田灌溉需求、地形地貌、河流走向、水源分布、群众需求以及农田分布情况,科学制定高效可行的连通工程建设方案,分类推进河渠库连通工程,加快连通红水河水、桂中治旱渠水、辖区内水库等多水源调节,连接桂中治旱新渠、现有老渠、田间毛渠,实现“河、渠、库、田”融合,有效扩大灌溉面积。 针对过去灌区农户争水、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情况,合山市沿主干渠道划分上、中、下游,对灌区内部水量进行优化配置,保障沿渠农业有效灌溉。同时,优化产业布局,以灌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特色农业标准化、优质化发展,促进主干渠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桂中治旱工程效益逐步显现。 自2023年3月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通水至今,合山灌区累计供水约99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4.93万亩,向灌区内连通的1座水库、3条河流以及近3个水塘进行调蓄补水约50万立方米,实现了粮食丰产、农业增产、群众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好桂中治旱工程全年通水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沿渠两边荒坡荒地综合治理,着力打造万亩良田。同时加强冬闲田利用,推进贝贝南瓜、草莓、圣女果等特色果蔬种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当地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覃裕说。(周曼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