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没回过老家,走过最多的山路却是老家的兄弟之乡——遂意乡。每一次坐在后座,汽车缓缓驶向即将与老家擦肩而过的那个分岔路口,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尖、翘首远盼,默默地凝望着路的那一头,有没有我熟识的人或车辆经过。 尽管目的地并非自己的家乡,但对素以“群山环绕,依石而居”著称的北更乡和遂意乡,山里娃对山的情感从来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走进那个丛林密布、蜿蜒盘旋的小山村,我有种踏进自家之门的亲切之感,对山的感情还是一见如故、情有独钟。 沿途,我看见在羊肠小道上骑行的留守儿童,就像看到了当年也曾被放养的自己。汽车翻山越岭、一路盘旋,爬过一山比一山高的峰顶,仿佛伸手可摘星辰。我带着心惊胆战的恐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如杜牧诗中所描绘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如今,我以城里人的角色来到这里,更能深切感受到为什么北更乡、遂意乡的孩子那么勤奋苦读。山高路远,他们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正如当年的我,坚持挑灯夜读,在参加工作后一次次提交调动申请,不管成功与否,只为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逃离坑洼不平的泥泞小路,追求华灯初上的灯火璀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就这样,带着这样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勤奋的、努力的、有能力的、有技术的、有志气和骨气的人经过一番拼搏与努力,最终告别了大山,走出来了。 此时,在路边骑车的小男孩或许也像当年的我一样幼稚地想着:“我好想骑车出去看看,外面都有些什么好玩的东西。”在山里住闷的爷爷奶奶,也肯定在想:“今天是什么日子,有没有车进村来,能出去逛逛街多好啊。”相比他们,我的生活条件已然优越许多。 每当在清贫的工作岗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我总是以这样的心态安慰自己: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再继续突破自我,那么保持目前的状态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故而,我也就知足而常乐,要求不高,快乐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