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大了,眼力不太好,也不会用手机。现在有网格员上门帮忙用手机进行养老服务认证,真的是太好了!”二塘镇石耉村70多岁的赵大爷笑呵呵地说道。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腿”和“脚”,是综治中心的基础。近年来,武宣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时期社会治理新要求,积极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综治工作大协调、大指挥、大调度,有效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全县各部门通过网格员渠道,开展民生服务36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43件,参与治安防控287件(次),收集社情民意213件,推送治安安全隐患等信息574条,协助法院执行5件(次);通过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直接协调和交办处理网格员推送的事(案)件29件,做到事事有台账、件件有回音。 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一是合理划分网格。按照“居住分布,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以村屯(社区)为单元,全县共划分网格503个,其中城区网格数92个、非城区网格数411个,每个网格均设立唯一网格编码。二是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县配备网格员503人,其中专职网格员92人、兼职411人(含村脱产干部兼职368人,其他兼职43人)。城区社区网格员以专职为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公开招录,实行定人、定格、定责,强化规范管理;乡镇行政村网格员以兼职为主,由村“两委”干部、村监委会成员、屯级“三会”成员等人员担任,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三是落实保障经费。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日常办公经费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每人不低于2元的编制给予足额保障,工作经费直接拨付至乡镇并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强培训提升业务能力。2022年以来,全县组织参加自治区级视频会议培训6次,组织全体网格员集中培训4次,主要指导培训系统操作和业务开展,确保网格员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系统平台操作,提高为民服务水平。针对网格员法律知识欠缺、需要调处矛盾纠纷繁杂的情况,县委政法委联合司法部门,每年组织网格员至少开展一次法律知识讲座和人民调解业务培训,有效提升网格员法律素质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 抓细做实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巡查,既能第一时间发现网格内各种矛盾纠纷,又能将网格内大多数矛盾(如邻里纠纷、环境污染、物业纠纷等)及时化解在网格;现场化解不了的,按照网格化系统平台管理流程上报解决。网格员收集各类基础信息,推送、上传系统平台,动态更新,让基础数据更加完善、真实、准确,直接推动公安、综治等部门的数据建设工作,并协助公安、消防救援、卫健等职能部门开展治安安全源头管控工作。此外,网格员主动走访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发现、解决力所能及的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机平台报送处理,推动各项工作在基层一线得到较好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