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黄,秋收忙。在通挽镇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多台联合收割机有序地来回穿梭,农户们忙着装袋、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稻香。

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割稻、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 
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 捧起金灿灿的稻穗,通挽镇汶村农户陈云青满心欢喜:“你看,这些二苗的谷子金黄饱满,今年谷子又是稳收!”今年,陈云青种了70亩晚稻,每亩收成约800斤,预计可收获稻谷28吨,除了少部分留作家里的口粮,绝大多数都销往市场。 “得益于今年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水稻稳定生产。我们在水稻抽穗扬花及灌浆结实的关键期实施‘一喷多促’技术措施,配合无人机进行重大病虫害的统治统防,提升水稻单产。”通挽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李梅静说,在水稻成熟期充分运用水稻收割机抢晴收割,确保稻谷及时入仓,让农民安心、政府放心。 据了解,通挽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该镇一方面推广实施水稻增密增穗、“一喷多促”等良种良法良技,广泛运用水稻收割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施肥、打药和收割作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求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水稻长势,协调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农资保障等问题,并多次面向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水稻种植技能。据统计,今年全镇共种植水稻面积1.8万余亩,预计产量9000余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增长势头,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技等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通挽镇党委副书记覃科斌说。(温梁可 廖 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