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兴宾区迁江镇兴仁村一块地里,一辆甘蔗种植机缓慢前行,村民在种植机后边协助摆蔗、覆土、埋管、盖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甘蔗种植大户石启建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秋季农闲种植甘蔗,并采用水肥一体化管护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力争二次收割,实现效益最大化。
去年,石启建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承包了一片3000多亩的土地,大部分已种植甘蔗,今年打算继续扩种。“前段时间我们种了200多亩,争取这几天把剩下的200多亩种完,明年就能新增500亩甘蔗。”石启建说,他计划通过水管滴灌、施肥、除草的管护模式,让甘蔗快速生长。 在另一块地里,10多名村民正在地里忙碌,有的把甘蔗砍倒在地,有的将甘蔗砍成段状,有的打包装车。“这些是今年5月种植的,有2米多高,虽然长势不如春种的高大,但用做秋植蔗种足够了。”石启建告诉记者,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甘蔗一年可以砍收两次。 在石启建的水肥一体化泵房里,工人正往蓄水池投放肥料。“得益于政府和糖厂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目前整个片区3000多亩甘蔗都采用机械化耕种、水肥一体化管护。”石启建算了一笔账,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量大幅减少,节约了不少成本,甘蔗也比传统种植的每亩多收1.5吨左右,整个片区将增产4500吨左右,预计增收200多万元。 据了解,迁江镇是重要的甘蔗产区,该镇从提质增效入手,紧抓糖料蔗“二次创业”,抓住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契机,大力推广糖料蔗良种良法,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进一步推进糖料蔗生产水肥一体化建设。 “以前种植甘蔗全靠天气,产量低,这两年我们推进水肥一体化建设,实现甘蔗高产稳产,今年全镇实施糖料蔗水肥一体化4500多亩,2024/2025年榨季全镇甘蔗产量预计65万吨,较2023/2024年榨季增产13万吨左右。”迁江镇人大主席刘盛仑说,该镇将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来宾糖料蔗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为农民增收不懈努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