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天,时任武宣县二塘镇党委书记臧志宏给我打来电话说,二塘镇是自治区城镇化建设示范点,镇里兴建的二塘鸿兴新城即将完工,新城大门需要一副对联点缀。他说:“老兄你既是二塘人,又是来宾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写这副对联的任务,就劳驾你了。”我说商城大门悬挂对联,增加文化氛围的创意非常好。但是对联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万万不可等闲视之,所写的对联一定要经得起考验,若弄不好,今天挂上去,明天就得拆下来。我建议镇里集思广益,最好向乡贤们征稿。臧书记觉得有道理,便利用国庆假期召开座谈会,会上还成立了征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会后,乡贤们果然投来不少稿件。经讨论,一时得不到理想的对联。几经周折,担任主笔的任务,竟落到了“我看可以”(笔者的微信名)身上。
“我看可以”不敢怠慢,于是结合二塘镇的自然风貌、人文地理,很快拟出了初稿: 青山染黛,碧水流金,水碧山青秀甲武邑; 美镇织綢,新城溢彩,城新镇美福满双塘。 联中分别藏有好几副小联,如“青山美镇,秀甲武邑;碧水新城,福满双塘”,等等。 我仔细琢磨,觉得不够满意。比如联中“青山碧水”和“美镇新城”等句子,倒装以后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有重复之嫌。再就是联中的“甲武邑”和“满双塘”,也有值得推敲之处。“秀甲武邑”过于张扬了些,而“福满双塘”的概念不够明晰。于是,通过电话和藏书记一字一句细细斟酌,将对联在原来的基础上定为: 青山溢彩,碧水镏金,果硕粮丰扬八桂; 古镇腾龙,新区舞凤,德兴业旺壮二塘。 我带着联稿,专程登门请教了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广西楹联学会原名誉会长蒙智菲老先生,得到了他的认可和点评,他认为此联已比较出色。第一,通俗易懂接地气,且雅俗共赏;第二,逻辑性强,上联涵盖“地灵”,下联体现“人杰”,展示其人文品味之高雅;第三,纵贯全联,五行(金、木、水、火、土)元素全都具备,体现国学尤其是道家要义;第四,联文健康向上、积极励志,传递正能量。 蒙智菲老先生曾在不少场合上,推介了上面所说的二塘鸿兴新城大门对联。最终,此联由“我看可以”的高中同学、中国书法家会员谭念宗书写,管理者镌刻悬挂于鸿兴新城大门,赢得不少赞叹。 改革开放给家乡二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武宣县作家协会围绕“规划先行,描绘蓝图,产业升级,激发活力,基础设施,完善便捷,文化传承,留住乡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主题,组织开展“作家看二塘·2024年武宣县作协助力乡村振兴采风活动”,邀请作家实地走访,采写一批文章和诗歌,将二塘从“小鸭”到“天鹅”的蜕变过程及现状,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我看可以”贡献的拙联,在作家们的笔下一次次被提及,读来心潮澎湃! 为人在世,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还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想做到的是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提到贡献力量,“我看可以”自觉惭愧,因个人能力有限,对家乡的贡献微乎甚微,不足挂齿。好在自己和文字打了些年交道,略有积累。尽管自己充其量只是一颗小小的水珠,却毫不客气地争当起浪花,哪怕只为家乡建设发展“大厦”增添半颗“沙粒”,心中亦是充满灿烂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