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忻城这片土地上,壮、汉、瑶、仫佬、苗、回、满等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近年来,忻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引领建设“同心家园” 忻城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和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和汇报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同时,印发相关任务分解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清单,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级党委、党组考核的重要事项和书记述职评议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类问题的总钥匙,忻城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政策,以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粤桂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政策红利和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样板县。自2018年以来,共引进项目35项,总投资354亿元,从无到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据统计,全县GDP总量由2018年的67.54亿元增至2023年的94.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5.8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921元增至24798元,年平均增长率达6.71%。 多元载体深化共同体意识 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忻城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心文化载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并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进基层群团组织、进军营、进学校等。此外,通过举办壮族歌圩对山歌、土司文化旅游活动周等活动,弘扬非遗文化,打造忻城土司文化品牌,实现民族文化多元共生、协同发展。 一直以来,忻城县始终把加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积极组织开展弘扬“五四”精神教育实践、“书香飘八桂·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等,引领青少年凝心聚力做创建工作的推动者、实践者。同时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开展专项行动,提升民族地区农民收入;举办系列旅游活动,展现忻城旅游资源和特色民族风情,推动壮乡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治理稳固基层根基 近年来,忻城县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采取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措施,持续巩固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有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目前已将社会面视频监控摄像头接入“雪亮工程”总平台,实现县域重点部位技防全覆盖。 同时,以自治区教育厅结对共建为契机,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推进非遗展示、展演、体验与景区融合发展。围绕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的粤桂协作项目学校,深化各族青少年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认同。 据了解,今年忻城县成功选树培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秦远莲;完成壮锦织锦技艺工艺创新,开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手工艺品11类;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让休闲娱乐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活动,大宣教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