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稻谷收割时节,走进三五镇古灯村2000余亩连片整齐的“旱改水”项目区,一簇簇饱满的稻穗映入眼帘,稻香沁人心脾,一派丰收景象。
据了解,三五镇积极实施“旱改水”项目,通过盘活闲置的荒山荒地和低产的旱地,采取改良土壤、高效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建设等举措,将过去分散的低产旱地转为集中连片易于耕作高产稳产的水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能。“旱改水”项目实施后,对当地补充耕地、改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我们镇完成14个‘旱改水’项目,共计8800余亩水田的水生作物种植工作,目前各项目区种植的水稻处于秋收时期。”三五镇党委书记覃霖介绍,上李村“旱改水”项目水稻收获后,将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南瓜种植,在古灯村近2000余亩的“旱改水”项目区开展冬菜种植,既能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据悉,三五镇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等方式,将全镇完成改造后的8800余亩土地流转出去,鼓励承包者在种植水生作物的同时,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冬菜种植等,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