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来宾市总工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积极发挥工会产改牵头抓总作用,深化国企引领,以供电系统抓“国企带非公”产改为试点,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往细处做”,为来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主力军”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 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 10月16日至17日,全区深入推进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经验交流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部署会在我市召开,市总工会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广西锦象水泥有限公司、来宾供电局“国企带非公”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现场,一致为来宾产改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创新举措点赞。 一年来,市总工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深入查找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推动国企主动履行政治责任,印发《来宾市“国有企业带动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通过“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指导方式,引领带动产业链关联非公企业深化产改。 国企引领,让非公企业在产改中互联互助。2023年,市、县两级7家供电局联系指导锦象水泥、汇宾钙业等7家产业关联的重点非公企业,涉及职工2529人,2024年增加联系广西仙鹤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来宾小平阳湘桂制糖有限公司等6家非公企业,涉及职工4420人。 利益导向,让非公企业在产改中享受红利。来宾供电局作为全面产改试点单位,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在职工思想引领、技能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管理规范、成效明显。通过“国企带非公”的联系指导模式,以行业相近原则,将经验快速复制推广。2024年,以“五服务五助力”全程服务全市糖料蔗种植、灌溉、采收、加工用电保障,提级管控全市“水肥一体化”建设基地共468个接入,预计有30万亩糖料蔗单产提高2~3吨。 以点带面,让非公企业在产改中有样可依。积极推广“国企带非公”产改工作经验,发挥头部企业、龙头企业、集团公司的带动作用,探索“龙头带行业”“集团带系统”等模式。例如,推动来宾东糖集团公司带领旗下5个子公司全面深化产改,获评自治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创新务实举措 推动非公企业深化改革 “读职校,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同样可以出彩。”9月20日,广西首位“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受邀到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市工匠学院)作宣讲报告。郑志明用朴实的语言,给学校师生分享了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技工成为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和党的二十大代表的感人故事。郑志明身上体现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学校师生感动不已,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报告厅中久久回荡…… 这是以榜样的力量感召青年学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生动写照。 抓思想引领,建强用活职工服务阵地。市总工会抓好党工共建阵地建设,以“国企+非公”联合举办主题党日、道德讲堂等活动,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与非公企业联建职工创新工作室7家,展示劳模工匠技艺,全市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42场,线上、线下受众人数达7.6万人次。汇元锰业公司投入400多万元建设职工生活幸福企业,建设全国劳模陈奇志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室内球馆等职工活动阵地,使广大职工真切感受到深化产改的成效。 抓素质提升,不断增强职工业务能力。结合非公企业培训需求,依托国有企业的行业技术优势,发挥“传帮带”和联动作用,促进国企与非公企业在人才培养、创新管理方面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今年以来,“国企带非公”联合开展技能培训5000多人次;联合开展112项技能竞赛,参赛职工5800人,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 抓成果转化,有效激励职工创新创造。充分发挥国企的资源优势,联合搭建职工创新创造平台,引导“国企+非公”职工参与创新创造活动。例如,供电部门邀请制糖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降耗研究、联合攻关、申报科技项目,推广应用创新成果,推行大型全自动离心分蜜、连续煮糖等技术设备,完成东糖凤凰糖厂等13家糖厂的电气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服务提质增效 助力非公企业创新发展 服务企业节能降耗。依托国企平台优势,聚焦大数据赋能,来宾供电局联合非公企业开展成本数据分析及节能诊断,为非公企业生产用电提供决策支撑。今年一季度,帮助广西武宣华恒矿业有限公司增产电量100.9万千瓦时,获得自治区阶段性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奖励20万元,推动企业绿色降碳和高质量发展。 服务企业用足用活政策。加强国企与非公企业的政策信息交流,定期开展行业政策宣传及解读。来宾供电局指导锦象水泥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调整生产节奏积极响应低谷电力消纳,2023年以来,节假日期间增产电量1072.79万千瓦时,获得财政补贴奖励69.32万元,为该公司“把脉问诊”,提出合理化建议13项。 服务企业解难纾困。电力系统聚焦新兴业务扩展,主动为非公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今年以来,来宾供电局助力糖业拉伸和产业升级,配合政府引入蔗糖下游产业,服务下游可降解餐具(浆板)生产企业7家接火送电,实现产能21.5万吨,建成全区最大的可降解环保餐具产业集群,助力来宾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