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公共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全社会节能降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双碳”行动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站位、实举措、严标准,扎实推动各级公共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中争当表率、走在前列。
一、切实构建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新格局 公共机构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节能降碳和示范引领。一是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深刻把握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要求,将公共机构节能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市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生态文明建设要点等,把绿色转型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广泛凝聚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共识。二是着重加强顶层设计。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着力推进公共机构管理体系创新,对公共机构类型、能耗计算方法、能耗定额等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后续能耗定额预算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编制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公共机构用水定额、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规范等地方标准,形成标准精细、管理规范的绿色低碳发展新体系。三是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数字化节能管理的核心是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打破数据孤岛,利用能源管理平台的数据采集优势,周期性展示、分析能耗统计数据,及时发现能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节能改造方案。要以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用好全市公共机构节能耗监管平台,推进节能降碳共治共享,实现能耗数据互联互通、实时监测,实现管理效能提升和为基层减负“双赢”。 二、切实增强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公共机构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要求,勇做破局者、堪当赋能者,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全链条融合创新力度,以务实敢为之姿、创新精进之势,助力新质生产力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为推进节能降碳、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一是绿色用能转变。围绕办公、生活等环节,大力推广应用电力空调机组、节能灶具和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实施供暖和热水系统电气化、低碳化改造。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引导公共机构因地制宜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强化硬约束,确保公共机构新增及更新车辆时,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30%,并鼓励公共机构内部停车场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开放。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市行政中心地下停车场、象州县中平中心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改造项目共3.42万平方米;推进完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2个,装机容量245.85万千瓦时;更新公务用车一批,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2%,比去年高出7.4%。 二是绿色建筑管理。《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5%,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比重50.9%。做好楼宇建筑节能管理对于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双控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机构应对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隔热、门窗、空调系统等进行节能改造,全面提升建筑物绿色化水平。新建建筑物应遵循更高的绿色标准,建筑用能尽量采取智能化管理,数据中心必须实现绿色化,最大限度减少能耗。 三是绿色低碳治理。随着公共机构节能潜力的不断挖掘,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必须依靠新技术新产品,必须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强力推动。结合我市实际,需要不断健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公共机构能源托管相关标准,加快推进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更多市场化用能管理新模式,如鼓励重点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减轻财政负担。此外,采取能源费用托管模式有利于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市场主体能碳双降活力,推进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利用,以消耗减量实现碳排放降低;有利于推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中不必要的能源资源保障支出,减轻节能改造资金压力;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引入节能专业化服务,提高节能管理专业水平。 三、切实培育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新风尚 公共机构应当自觉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践行者。自觉带头采购低碳产品,鼓励无纸化办公,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优先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在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上,党政机关必须走在前、作表率,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实施全覆盖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全市各机关食堂粮食、肉类、蔬菜采购量及厨余垃圾的产生量同比分别下降7.8%、9.1%、8.5%、10.1%。 此外,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要以节约型机关建设、能效领跑者创建、公物仓等为抓手,加强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把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与绿色低碳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健全闲置物品循环利用体系,让节俭理念深入人心。2022年9月,我市获列为全国公物仓创新试点,是全区首个入围“公物仓运行机制优化”领域试点的单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对公物仓学习研究,积极探索运行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拓展资产交易平台,大力构建现代化公物仓管理体系,推动闲置资产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勤俭办事业的新路子。市本级公物仓建设运行以来,累计收纳闲置、报废资产设备2.85万件,账面价值1.31亿元;为各单位调剂资产1.36万件,节约财政资金4789.23万元;通过公开拍卖处置公物仓资产增加财政收入2045.27万元。(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