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很多,离住院部也很近。”叶女士对合山市人民医院改造后的停车场赞不绝口。此前,就医“停车难”是困扰患者及家属的一大难题。如今,经过改造后的停车位整齐划一、标识清晰,方便就医群众有序停放车辆。该院还号召职工将靠近就诊医疗区的车位留给患者,让患者“就近停、少跑路”,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停车体验。
这一变化只是合山市卫健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好群众看病就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山市卫健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加大对诊疗服务“小切口”、就医感受“小细节”的关注力度,从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暖心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各项惠民便民措施落地见效,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检查报告如何打印?”“年纪大了行走不便,到哪能借轮椅?”“肠胃不舒服挂哪个科室?”……在医院门诊,这类问题屡见不鲜。许多群众因不熟悉医院环境,对就医流程感到无所适从。 对此,合山市各医疗机构围绕诊前、门诊、急诊急救、住院等环节,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挂号咨询、导诊分诊、门诊投诉接待、预约住院等便民服务。实施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措施和检查检验报告24小时报告制度,极大地优化了就医流程,缩短患者办理医保业务时间,提高就医效率。 “真是太方便了!不然我还得多跑一趟。”59岁的兰女士因忘带身份证,不知如何挂号,在该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凭借身份信息顺利挂上号,对此连连称赞。 目前,合山市7家医疗机构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和“有事请找我”服务站点25个、医保服务站7个,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合山市各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就诊环境适老化、无障碍改造行动。在门诊、住院病区等诊疗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配备了轮椅、平车、雨具、母婴室、尿布台等便民设施。在收费、药房、B超等窗口,提供老年人优先服务,并及时更新诊室布局图、指引标识、指示地标,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优化就诊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获得感。 为了让更多患者能够安心就医,有效应对群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合山市7家医疗机构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模式,合山市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群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无需缴纳押金,可先享受诊疗服务,出院时采用“一站式”结算,只需缴纳医保或医疗救助补报后的个人负担部分。对于结算困难的患者,医院还提供签署延期(分期)还款协议书的选项,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就医压力和经济负担。 此外,合山市各医疗机构还不断增设诊疗服务项目,开设心理门诊、睡眠障碍门诊、康复医学门诊等新型门诊,以更加丰富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同时,调整下午工作时间,方便不同患者群体就医;组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定期进村入户,为村民尤其是卧床患者家属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和日常护理指导,并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真正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医疗服务更贴心、更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