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按照《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多措并举推动来宾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医药发展实招频出。一方面,我市推动道地药材规模化种植与高质量发展,遴选出市级中药材种植基地,再推荐符合条件的市级中药材种植基地申报自治区级中药材示范基地,通过中药材示范基地的遴选,进一步推进我市道地药材可持续、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中药材示范基地3家、市级中药材种植基地7家,以及自治区级“定制药园”1家;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8万多亩,主要为草珊瑚、七叶一枝花、黄花倒水莲、走马胎、鸡血藤等中药、壮瑶药。另一方面,借助中医药产业交流平台,拓宽中药材市场的发展空间,成功签约多个中医药项目,显著提升我市中药材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活力。 我市还积极推进中药示范基地的拓展与升级,鼓励各中药材示范基地与科研机构、药材加工企业及医药企业携手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对瑶药药浴、药食同源食品、中药材保健食品以及日化产品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力度,进一步拓展中药材产业链。 其中,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精准施策,促推“双降”“减负”。今年1-9月,该院西成药占比17.77%,较去年同期下降5.50%;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不含药品)为18.93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29%;门急诊次均费用221.88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63%;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5761.83元/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0.21%……通过各种“硬核”实招,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充分发挥“特色医疗、特色康养、特色养生产品的研发”三大功能优势,将瑶医药特色医疗和康养有机结合、同步发展,把瑶医药长寿文化、瑶医药保健技术、瑶医药健康养生产品覆盖至县域范围的酒店、民宿、景区,让各地游客到金秀旅游观光的同时,充分体验到瑶医药康养保健的功效。同时,金秀积极搭建国际瑶医药交流平台,加快瑶医药特色养生产品的研发,丰富特色康养产业内涵、聚焦康养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康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