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徐徐,冬日的桐岭镇仁汉村汉屯,蜿蜒洁净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村民三两成群坐在路边的大榕树下唠家常,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村里臭味弥漫、污水横流的现象不复存在,一幅幅村美人和的画卷徐徐展开。 这是武宣县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宣县按照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落实《武宣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年)》,聚焦短板,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规划建设4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39个已建成使用,其中33个统一交由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管理和维护,剩余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由村委负责管护,累计日处理量2375吨,覆盖32个行政村;全县已完成64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45%,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如今,“污水靠蒸发,出门穿水鞋”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过去家门口路面全是水,很邋遢,走路都难。现在装了下水道排污管,路面干净多了。”桐岭镇仁汉村汉屯村民黄燕平说。 “以前回村看到路面全是水,味道也很重。”常住县城的黄海英近日回村,看到干净整洁的道路感慨道,“这次回来发现路面没有污水横流了,很感谢政府的污水处理建设,让我们回家更舒心。” 据了解,桐岭镇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5个农村生活排水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和睦、新龙、良田、仁汉4个行政村,共投入资金149万元,新建排污管约2500米,受益农户约3700户。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中,桐岭镇仁汉村民委汉村屯环境整治项目(一期)包括新建排污管道1525米,涉及资金88万元,受益群众730户2547人,有效解决了汉屯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助力乡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入新阶段。 “实施农村生活排水设施建设项目以来,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积极把管道接入项目排污主管,有些还自发捐款推进项目建设,村民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桐岭镇仁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国提说,项目建成后既缓解了村里排放污水的压力,又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以更好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在武宣镇里官村污水处理站,人工生态池上绿草茵茵,地下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变为清水,排入渠道灌溉农田庄稼,完成美丽“蜕变”。 “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可以用来灌溉农田。”负责站点运营的广西乔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朱承洁介绍,污水处理站主要采用“厌氧隔渣池+调节池+复合生态净水系统+清水池+出水”的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处理能力为100吨/日,配套污水收集官网约1.27公里,实现污水资源循环利用,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左边这瓶没有处理的污水比较浑浊,右边是经过复合生态床过滤、净化过后的水,很干净,没有悬浮物。”朱承洁拿着一瓶未处理的污水和一瓶处理后排放的清水对笔者说,“这项污水处理技术针对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提供了一种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简单的污水处理方式,实现污水资源化回收利用。” 武宣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江连海表示,下一步,武宣将全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多部门、多维度、多举措推动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