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部署,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今年8月29日,市委五届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来宾市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宾实践的决定》,来宾法院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为来宾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坚持担当实干 服务中心大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原则”之一。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在法治建设、护航改革方面承担重大责任和关键作用。来宾法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对标全会精神要求,聚焦全市高质量打造“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来宾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并落实一批聚焦重点、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司法制度供给,展现司法作为。 今年以来,来宾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柳州中院、贵州黔东南中院、湖南怀化中院签订《都柳江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协议》,以法治方式守护来宾绿水青山。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及8家金融机构协同推进房地产、建设工程领域矛盾纠纷及信用卡纠纷源头治理,涉企、涉金融案件的执行到位金额实现同比双提升,增幅达35%以上。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以“小法庭”助推乡村振兴“大事业”,以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成立甘蔗巡回法庭,通过“法庭+N”等方式化解涉糖矛盾纠纷案件15件,以司法护航“甜蜜事业”。 《决定》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来宾法院不断深化“案案是营商环境”理念,依法妥善推进恒通重整案等案件的审理进度,依法审结涉案标的1.3亿元,涉及约500户购房者;指导合山法院司法护航10年“烂尾楼”涅槃重生,助力260户业主及时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开展“终本清仓”“桂在执行惠企暖企”和涉金融债权清收等重点专项执行行动,更多的“真金白银”兑现到胜诉当事人的手中。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9680件,执行到位8.78亿元;来宾中院牵头负责的营商环境执行合同指标排名全区第二,切实以市场经营主体获得感提升,助力来宾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数字化建设 《决定》将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去年以来,来宾法院作为全区法院首批无纸化办案试点单位,积极对标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工作部署,以数字法院建设作为动力引擎,推动全面赋能法院各项工作。 目前,全市建成融合科技法庭36个,打造一站式智慧诉讼服务体系,为案件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等线上诉讼服务,让当事人实现“一次都不用跑”。今年以来,累计网上立案8675件,在线调解案件11240件,极大减轻群众诉累。在兴宾区法院推行“无书记员记录”庭审模式,高效完成审判执行各环节的辅助性事务,工作创新得到自治区高院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对民商事和行政诉讼案件全面铺开推行无纸化办案,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成立全市首家24小时诉讼服务站,实现“一站办、就近办、随时办”,将来宾人民法庭打造成为在全区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审判中心,实现金融案件快审、快结、快执;语音识别系统转写庭审笔录正确率达99%以上,庭审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全面推进落实阅核制,制定印发《关于落实院庭长阅核制的办法》,围绕办案程序、释法说理、法律适用、裁判尺度等关键方面进行阅核,有效提高一审服判息诉率,全市法院审判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来宾法院审判执行质效综合排名全区第6位,审判质量和效果同比呈向好趋势,17项核心指标位优于全区平均值。 当前,数字法院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力和全域赋能的关键时期。来宾法院将锚定为全区数字法院建设提供“来宾样本”的目标,主动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持续推进建设和技术路径创新突破,多维拓展应用场景增长点,强化应用场景运用,为全区数字法院建设贡献更多来宾智慧。 坚持公正司法 抓牢审判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对于来宾法院来说,关键是要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司法质效和人民满意度来检验改革成效,以严格公正司法为主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知。 法院工作做得怎么样,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今年以来,来宾法院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理念,公开宣判1起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社会高度关注的涉黑案件,努力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相统一会。注重“治罪”与“治理”并重,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5件45人;通过“法治副校长”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96场次,惠及师生8万余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0.4%。强化“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常态化推进“府院联动”工作,审结行政案件366件;深化拓展“三级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通过召开来宾市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府院联动工作现场会、发布行政审判工作白皮书、举办全市首届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工作同堂培训班等方式,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来宾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召开全市劳动争议多元调解工作联席会,实现“一中心、多工作室、多站点”市县两级和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来宾样板”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积极对接基层综治中心,把基层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司法所、街道办事处等117个治理单位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辖区105家调解组织、228名调解员联动诉前调解9175件,形成“调解在前,诉讼断后”的争议解决格局,不断筑牢“抓前端、治未病”诉源治理的层层防线。 一直以来,来宾法院始终秉持“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绝不是来‘走程序’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履职,不仅要依法办案,更要实质解决问题,以“如我在诉”的意识,持续推进程序空转治理,用最少的程序,实质解决人民群众的每一个纠纷。同时,注重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对公众情感的准确把握、对当事人诉求的精准辨析,努力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实现案件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