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武宣县各生产企业热潮涌动。12月9日,笔者在桐岭镇湾龙村众顺船舶修造厂基地看到,师傅忙着操作巨型吊机吊运材料,工人们在焊接大船部件,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武宣营商环境好,尤其是招商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有求必应,能积极为我们企业解决问题。”企业负责人陈维笑呵呵地说。 总投资1.2亿元的众顺船舶修造厂,是武宣县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得益于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项目顺利落地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4.5亿元。近年来,武宣县聚焦高质量建设“三城三区”和打造东融先导县,通过“一把手”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积极对接洽谈、签约项目,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截至目前,新签约桂福菌业产业项目、镁合金新材料综合利用生态循环产业项目等共计21个,投资总额106.695亿元。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引进专精特新企业2家,培育“四上”种子企业8家。 
航拍武宣众顺船舶厂生产场地。
锤炼本领铸精兵 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我是时时都有本领恐慌感,就怕不能解答客商提出的问题,所以要不断‘充电’。”拥有多年法律专业知识的武宣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春来说道。 打铁还须自身硬。武宣县投资促进局是武宣工业发展的“排头兵”,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武宣的推介人,除熟知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外,还须熟知各行各业最新政策、懂企业懂经济,了解产业项目发展前景,做到“知己知彼”。 为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招商队伍,不断优化对企服务,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组织员工及时“充电”提本领,在工作中营造浓厚的笃学践行氛围,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有效破解政企对接过程中多头对接、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不高等难点堵点问题,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同时,落实项目“服务专员”机制,通过靠前服务、专人负责、全程协助的“一条龙”服务,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该局选取精干力量担任企业“专属服务员”,从企业注册登记到项目竣工投产,服务专员全程与企业及项目建设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招得来、落得下、走得远”。
紧盯产业谋质效 下好招商引资“一盘棋” 位于黔江工业园的广西新福兴钙科技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地,挖掘机轰鸣开挖,切割机忙着切割钢筋,工人正在浇筑地基,园区宿舍楼、食堂即将建成。 据悉,该项目投资50亿元,厂区建设用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建设钙科技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年产500万吨重质碳酸钙(普通、微细)粉、100万吨纳米级碳酸钙、20万吨纳米环保隔热保温涂料、年产200万吨玻璃配料用白云石粉项目等配套下游产业链深加工项目。“项目建设很顺利,落地过程中得到了武宣招商部门的大力支持!”新福兴钙科技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齐勇表示,招商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了“保姆式”“跑腿小哥”服务,让企业有了“娘家人”给予的安全感。 近年来,武宣县着眼加快构建“三二六五”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分析武宣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与东部地区的互补优势,确定重点承接和发展产业方向招商,从外延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其中,围绕资源禀赋开展招商引资,加强远景规划,聚焦钙基新材料及碳酸钙下游应用、现代绿色家居整装及林产品加工、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9大重点产业链招商,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聚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对接招引,为武宣经济发展制造动能、增添活力。 回望2024年收获满满,展望2025年信心倍增。“接下来,武宣将重点依托东融产业园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智能终端整机制造,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谈及明年招商引资工作,武宣县投资促进局局长莫秀表示,武宣将围绕国家级水上运动中心七星湖体育综合体、广西青训基地的使用效应和长远运营,重点引进文化旅游、体育用品、运动器械、运动服饰等产业项目,推动构建“体育+”产业生态,打造“运动之城”“青年之城”“活力之城”。 (向国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