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宣县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面向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上“现代农业快车”,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托管服务,让农户乐做“掌柜人” “我们累计吸纳全县225户零散农机户带机加入合作社,充实团队力量,他们既是‘掌柜人’,又是‘股东’。”武宣县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启惠介绍说。 该合作社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思路,采取党建引领、流转土地、订单种植等多种模式,种植糖料蔗、创建甘蔗一二三级良种繁育基地,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搭建“党支部、村企、党群”三大区域化服务平台矩阵,相互学习合作,形成“熟手变能手、能手变高手,高手反哺新手”的新格局,提高农机团队人员操作技能,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目前,该合作社与武宣镇草厂村、禄新镇上堂村、黄茆镇原种畜场3个乡镇的百余户农户签订了共2500余亩的土地流转合同,并为2.7万户蔗农提供“半托管”服务,提高群众种蔗积极性,解决农村土地闲置化、细碎化、非粮化等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农机保障,农户安做“致富者” 每年生产周期,农户的资金、化肥农资短缺是一件比较棘手的问题。为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该合作社2016年成立了广西武宣县益盛农资有限公司,利用农资配套农机开展一条龙作业服务,为社员和广大蔗农、脱贫户购买农资产品,排忧解难。“几年来,我们每年给种植户赊销农资产品近400万元,让他们大胆投资甘蔗产业,共同致富。”武启惠说。 同时,该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党建引领富民模式,以“六统一、六保证”的服务宗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10年间,该合作社的436台套农机具都活跃在当地29.6万亩的蔗田里,采用“半托管”模式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创新种植模式,为蔗农降低甘蔗生产成本,增加收入1.16亿元。 科技支撑,农户争当“技术员”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该合作社在各类农机具上安装了158台(套)北斗远程监测设备,10台无人驾驶北斗导航甘蔗种植机运用“互联网+农机”大数据管理。几年来,该合作社服务甘蔗机械化收获面积23000亩,每年利用植保智能无人机开展水稻、甘蔗、水果作业面积16万多亩,带动广大蔗农由“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该合作社还积极搭建“糖业云”官方服务站(武宣站),实现“耕、种、管、收、运”全流程一站式高效服务和数据信息收集。经过现代科技的精准“把脉”,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发展。
|